•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地膜厚了 污染少了 農民樂了

2019-03-17 21:19: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呼和浩特3月17日電(記者李雲平、劉懿德)“以前用的地膜太薄,一扯就碎,好多都埋在地裏。現在地膜厚了,污染少了,大家也都樂了。”在內蒙古自治區河套地區一家地膜回收企業辦公室,幾個農民正熱火朝天地談論地膜,他們決定今年種地用新國標地膜,向薄地膜説再見。

  眼下正值春耕時節,內蒙古河套農民忙碌起來。在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後旗巴音寶力格鎮東升村,農民李新高開著拖拉機,拉著自製大鐵耙在耕地上來回行駛。“必須要摟走秸稈和殘膜,要不然影響種地。”他指著地頭一大堆混合有殘膜的秸稈説。

  李新高説,覆膜能增溫、保墑、除草,是農業增産的重要措施。“大家對地膜既愛又恨,它讓玉米畝産從1200斤提高到2000斤的同時,殘留污染問題成為農民的煩心事兒。”他説。

  東升村農民段強元告訴記者:“地膜到秋天一碰就碎,塑膠片片都留在地裏了。”看著地裏還有很多殘留的細小碎膜,大家束手無策。而殘膜一旦積累到一定程度,會導致作物減産甚至土地無法耕種。

  為減少殘膜污染、提高回收率,我國從去年5月1日起實施農用地膜強制性國家標準,最低厚度從0.008毫米提高到0.01毫米。

  在烏拉特後旗宇潤遠景節水灌溉有限責任公司,工人把剛回收的殘膜進行去除雜質、清洗處理、融化,加工成塑膠顆粒。這些塑膠顆粒加入新料後,主要用於生産滴灌管帶。該公司負責人張永軍説:“以前的地膜太薄,回收率不到五成。去年部分農民用了新國標地膜,往下扯時都是整條整條的,回收率在八成以上。”

  張永軍説,現在新國標地膜回收量大,真正實現了變廢為寶,回收企業有利可圖,這是一舉多得的好事兒。

  農民、回收企業的積極性提高,政府有關部門也已經行動起來。巴彥淖爾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張明曉説:“全市已開展執法抽查工作,在地膜流通領域嚴格管理,避免非國標的薄地膜流入田間地頭。”

  據巴彥淖爾市農牧局農業環境保護能源監察站副站長楊波介紹,今年全市計劃在烏梁素海流域開展3萬畝地膜全回收試點,推廣使用新國標地膜,提高地膜回收率。全市每個旗縣都已成立地膜回收企業,實現地膜統一收集、加工、再利用,逐步構建完整的地膜回收體系。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必須要把地膜污染減下去。”李新高嗓音洪亮地説,“新國標地膜是個好東西,政府支援農民使用,企業花錢回收,我們必須要跟薄地膜説再見!”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