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最新表態,暗示談判中一個關鍵障礙被消除了
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前兩天在國會説,中美雙方將於13日再次通話。
一大早,本來想找找這條消息,沒想到看見個更大的。
彭博社13日報道稱,特朗普總統知曉中方對其可能“轉身離開”潛在中美貿易協議的擔憂,願意等到最終協議達成後再與中國國家主席舉行會晤。
彭博社的報道援引特朗普當天在白宮的講話稱,“我們可以達成協定後再過來簽署,或者我們可以讓協議差不多完成時再就最後幾點展開談判。我更喜歡後者。但這並不是那麼重要”,“兩種方式都行”。
按照陶然筆記的判斷,特朗普這段“兩種方式都行”的表述,可能暗示著中美談判間的一個關鍵障礙已經消除掉了。
為什麼這麼説?
這還得回到多次提及的會晤話題。
以前強調過多次,所謂的會晤,完全是美方製造出來的輿論話題。
在外媒的報道中,一些細節很有意思。
比如,報道中説,特朗普的最新表態與上個月底相比有所轉變,當時他表示希望與中國領導人會晤從而完成協議。“過去幾週,特朗普與其助手一直要求中國領導人同意最早本月在海湖莊園會晤以敲定最終協議。”
美國那邊本來的想法,是由雙方領導人見面的時候敲定最後協議。而我方的態度從外媒的表述來看,大概是下面這個:
談成了,再見面。
這跟我們之前的一些分析,還是比較吻合的。
特朗普13日表態的最大價值是,選項變成兩個:
可以談成了,然後見面簽。
也可以見面,談成了再簽。
“兩種方式都行”。
僅就談判而言,應該是暗示著彼此間一個關鍵障礙消除了。
朝前邁了一大步。
可能會有人會問,昨天特朗普不是説,不急於達成協定嗎?
先看看他怎麼説的。
特朗普當天説,他並不急著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而必須確保達成的協議“正確”並對美國有利。他表示,美中雙方必須達成“正確的協議”,“對我們來説必須是一個好協議,如果不是,我們不會達成協定。”
這些話吧,就看怎麼理解了。
這讓我想起當年侯寶林先生的經典段子《相面》。
算命先生一句話,“桃園三結義,孤獨一枝”,咋解釋都成。
大家仔細想想特朗普先生的表態,其實也是咋説都成立的。
美中雙方必須達成“正確的協議”,“對我們來説必須是一個好協議,如果不是,我們不會達成協定。”
這話換成我們來表達,好像也沒啥問題。
您説是不是?
(原題為《特朗普的最新表態 暗示談判中一個關鍵障礙被消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