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談改革 論發展 話創新

2019-03-13 12:01: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3月1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前後,13個部委有關負責人走上“部長通道”,回答記者提問。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張建龍

  綠化造林成果顯著

  “我可以非常肯定地説,這些年來,特別是近年來,國土綠化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績。”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張建龍説。

  我國是全世界人工造林最多的國家。綠化造林、植樹造林面積增加了,得到了國際讚譽。比如,世界人工林大會去年在中國召開。同時,我國荒漠化防治也走在世界前列,2017年,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組織在中國庫布其召開大會,充分肯定了中國的防沙治沙工作。一組研究數據顯示,世界綠色面積的增加,有1/4來自中國。

  張建龍表示,總體上造林綠化成果顯著,但我國仍是一個缺林少綠的國家,生態仍然非常脆弱,需要進一步提升綠化水準,提升森林品質。對於個別地方存在的“植樹不見樹、造林難成林”問題,也將下決心解決。

  國家智慧財産權局局長申長雨

  提高審查品質和審查效率

  “制定實施智慧財産權保護體系建設方案,進一步完善集嚴保護、大保護、快保護和同保護為一體的智慧財産權保護工作格局。”國家智慧財産權局局長申長雨介紹。

  國家智慧財産權局將加強源頭保護,著力提高智慧財産權的審查品質和審查效率。今年年內將商標審查週期在去年已經大幅壓減到6個月的基礎上,進一步壓減到5個月以內;將高價值專利審查週期在去年已經壓減10%的基礎上,再壓減15%以上。同時,積極配合全國人大做好專利法的修改,建立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大幅提高侵權違法成本。在最新的專利法修正案草案中,規定了對故意侵權行為可處以最高5倍的懲罰性賠償。此外,還啟動了新一輪商標法修改的準備工作。

  據統計,去年我國智慧財産權使用費進口額超過230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20%,出口額達370億元左右,同比增長接近15%,呈現快速增長勢頭。

  申長雨表示,下一步將紮實做好智慧財産權國際合作,促進中外企業開展技術交流和貿易往來,助推開放型經濟發展。

  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

  推進中央企業專業化整合

  “從中央企業現狀來看,我們在主業方面總體上進展很大、進步很大。但是也存在著資源分散、主業不突出的現象,還存在著在某個專業上同質化競爭、無序競爭的問題。” 國務院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肖亞慶説。

  就中央企業專業化整合問題,肖亞慶表示,專業化的整合,目的是按照市場發展需求,按照高品質發展的總體目標,使得企業資源能夠通過相互配合、相互融合,形成一種競爭優勢。

  “比如前一段時間,鐵塔公司的整合,既節約了資源,減少了投資,又使大家感到通信系統好了。鐵塔公司去年上市,也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肖亞慶表示,下一步,像鐵塔公司這樣的案例要多出現,使得資源配置的效率更高,使得市場化程度更高,使得企業在整合過程中能把最好的優勢發揮出來。同時,對於整合也堅持開放原則,希望各類所有制資産都能夠從中得到更多發展。

  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

  推動減稅降費實打實落地

  減稅降費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一個突出亮點,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説:“這是一次實打實、硬碰硬,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

  針對所有大規模減稅降費的系列舉措,王軍表示,導向精準,力減製造業、小微企業、工薪階層的負擔;規模空前,減稅降費的總額近2萬億元,比去年大規模減稅降費又增加了50%以上。

  “稅務部門必須把減稅降費實打實、硬碰硬地落地。”王軍表示,必須努力做到“四實四硬”:政策制定要實、簡明操作要實、宣傳輔導要實、優化服務要實,資訊系統要硬、數據賬本要硬、檢查問責要硬、改進完善要硬。

  3月8日,國家稅務總局決定再取消15項涉及減稅降費措施落地的稅務證明。“好的政策、好的實施、好的監督,一定會使這些政策取得好的結果,提振人民信心,築牢長遠根基,促進高品質發展。”王軍説。

  司法部部長傅政華

  法律職業資格考試“三個突破”

  “2018年是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的首考之年,司法部和全系統在教育、網信、公安等各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援下,精心組織實施好首次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司法部部長傅政華説。

  2018年法考順利實現了新老制度的銜接,突出了新時代必考的內容,將黨的最新理論創新成果、憲法法律修改的最新制度成果、全面依法治國的最新實踐成果納入了考試必考範圍。2018年,全國共有60.4萬人報考,有47.3萬人參加第一階段的考試,有18萬人參加了第二階段考試,其中有12萬人通過考試。

  傅政華表示,在這次考試組織過程當中,實現了“三個突破”:首次把筆試全面轉變成機考;首次實現了對包括港澳地區在內的全國各考區巡考工作的全覆蓋;首次全面實行網上巡考。

  很多考生關心今年的法考時間和有關要求是否會發生變化,傅政華回應:“總的來講,沒有大的變化,我們將在考前3個月向社會公佈,接受社會監督。”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張紀南

  連續第六年新增就業超1300萬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張紀南表示,去年的就業工作在各方面的努力下,取得了積極進展,就業形勢總體上保持了穩定。去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達到1361萬人,同比增加10萬人,這是連續第六年新增就業超過1300萬人。去年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是3.8%,調查失業率是4.9%,同比都是下降的。

  就業需要全社會各方面共同努力。張紀南表示,作為人社部門來講,責無旁貸。我們將主要圍繞“一個突出、三個加大”下功夫。“一個突出”,就是突出重點群體,精準施策。在做好面上就業工作的同時,突出重點群體,重點做好大學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和就業困難人員等群體就業創業工作,針對他們各自不同的特點,精準施策、精準發力。“三個加大”,即加大減輕企業負擔的力度、加大職業技能培訓力度和加大保障力度。

  水利部部長鄂竟平

  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1%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我們國家已經建立起比較完整的農村供水體系,自來水普及率已經達到81%,基本上實現了農村全覆蓋,成就顯著。

  水利部部長鄂竟平表示,水利部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將會繼續奮鬥,堅決完成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任務,一定要讓農民兄弟姐妹喝上放心水。今年將重點做4件事:第一,按照國務院部署,中央、地方財政都出錢,並且吸引社會資本,抓緊提升改造現有又老又舊的供水工程設施,以提高農村供水工程的保證率和水源地的供水保證率;第二,水利部聯合生態環境部,對農村水源地開展整治和保護;第三,強化工程的運作管理,健全管理機構,規範管理制度,落實運作經費,保證農村供水工程良性運作;第四,按照省級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基本原則,壓實地方政府的主體責任、水利部門的監督責任和運作管理單位的管護責任。

  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

  今年經濟運作開局總體向好

  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從目前已經知道的部分數據來看,今年1—2月,我國經濟運作開局總體向好。

  具體來説,一是生産總體向好。農業生産基礎穩定,冬小麥和設施農業的生産情況較好;工業生産總體平穩;服務業生産持續增長,增長比較快的是資訊服務業、商務服務業這些現代服務業。二是消費總體向好。從消費特點看,服務消費繼續快於商品消費,農村消費快於城市消費,特別是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新消費發展很快。三是物價和就業總體平穩。1—2月,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1.6%,其中鮮菜、鮮果、水産品、豬牛羊肉價格溫和上漲,這些都是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

  根據國家統計局對22個省份企業返崗復工情況的調查,春節後,八成以上企業員工返崗復工率超過90%。此外,外貿外匯、市場預期總體向好。可以説,今年年初以來,我國經濟運作總體平穩,趨勢向好。

  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童建明

  讓司法工作便民利民

  過去的一年,檢察機關在履行各項法律監督職責過程中,特別注意把便民利民工作落細、落小、落到實處。檢察機關自收到群眾的來信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就要向當事人進行程式性回復,要告知來信人信已收到,下一步將怎麼辦。而後,由承辦來信事項的檢察院在3個月內將辦理結果或者辦理過程和工作進展答覆來信人。

  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中有一句話:將心比心對待群眾信訪。也就是説,要設身處地為群眾著想。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童建明表示,2019年,檢察機關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適應人民群眾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更高品質的需求,進一步把便民利民的司法工作做深入、做紮實,讓人民群眾在感受到司法公平正義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司法的溫暖。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江必新

  為企業提供良好法治環境

  為保護民營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最高人民法院採取了一系列舉措,加大糾正冤錯案件的力度。“我們堅信,通過這一系列的措施,一定能夠為民營企業和企業家提供一個良好的法治環境,讓民營企業和企業家安心經營、專心發展、全心創新。”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江必新説。

  最高人民法院將進一步加大力度糾正冤錯案件,主要在統一裁判理念、劃清罪與非罪的界線、排查督辦細心甄別、深化政策細化規範、建構避免冤錯案件的長效機制等5個方面“下更大功夫”。

  江必新表示,希望通過這樣一系列舉措,讓法律成為民營企業、民營企業家的護身符,讓法院成為保護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的堅強陣地,讓法官成為捍衛民營企業合法權益和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的堅固盾牌。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

  多方發力為學生減負

  2018年2月開始,教育部聯合6個部門出臺相關文件,分排查、整改、規範、鞏固4個階段對校外培訓機構進行綜合治理整頓。據介紹,在排查的40.1萬所培訓機構中,有問題、不合格的培訓機構有27.3萬所,其中98.9%的問題培訓機構已經得到整改。

  “線下減負,線上增負”是一個新現象,教育部正在研究相關治理措施。“課業負擔過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需要多方發力、綜合整治。”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説。

  陳寶生表示,減負難度很大,但難度再大也要緊抓不放,不獲全勝決不收手。學校要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嚴格依照大綱和課程表教學。政府要在品質標準、課程教材、考試招生、評價體系以及素質教育引導等方面深化改革。

  自然資源部部長陸昊

  全面優化不動産登記流程

  一些地方實行了不動産統一登記以後,市民反映登記效率低下,反而不如以前分開登記便利。對此,自然資源部部長陸昊表示,去年開展了不動産登記窗口作風問題專項整治,解決了一部分問題。但是我們發現,有些問題並不是窗口帶來的。去年經過4個多月的全面深入調查,發現當前有95種類型的不動産登記事項,對其中最常見的26種登記事項,包括企業、個人、機關單位事項,在流程圖方面進行了全面優化和設計,已經公佈在自然資源部的網站上。

  不動産登記事關企業和群眾的切身利益,對不動産權益人的權益保護、市場交易效率提升等都具有重要意義。陸昊表示,不動産登記在我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相對來説是一個新事物。下一步,自然資源部將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剛下發的《關於壓縮不動産登記辦理時間的通知》精神,只要各地不動産登記機構認真研究流程圖,在資訊共用整合、流程整合、人員整合這3種方式中任選其一,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王蒙徽

  房地産市場運作平穩

  過去一年,房地産市場總體保持平穩運作態勢,市場預期也發生了積極變化。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一是住房的成交面積增速放緩;二是住房的成交價格總體平穩;三是住房預期,也就是市場預期逐漸趨於理性。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王蒙徽表示,2019年,我們將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穩妥實施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工作方案,具體要做到:第一,堅持住房的定位,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第二,堅持完善“兩個體系”,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第三,堅持落實城市主體責任,因城施策、分類指導,要不斷完善市場監測預警和考核評價機制,特別是要把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責任落到實處;第四,堅持調結構、轉方式,特別是要大力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重點解決新市民的住房問題;第五,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防止大起大落。

  《 人民日報 》( 2019年03月13日 12 版)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