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全面依法治國:助力新發展、護航中國夢

2019-03-12 21:03:00
來源:求是網
字號

  3月12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和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分別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作工作報告。“兩高”報告深刻體現了全面依法治國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我們黨執政興國,對人民幸福安康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重要保障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無論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還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面依法治國既是重要內容,又是重要保障。”“在統籌推進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我們要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群眾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需求的增量部分更多集中在法治領域。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黨的奮鬥目標。

  黨的十九大作出了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一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賦予全面依法治國新的使命。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的30年,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分兩個階段安排,全面依法治國也在這兩個階段接續深入推進:到2035年,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到2050年,我國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將全面提升,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從這一戰略安排可以看出,法治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構成要素,法治夢與中國夢緊緊相連,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基本建成,充分保障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國夢的重要標誌。

  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依託,是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科學認識和正確處理發展與法治之間的關係,堅定不移地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更加充分地發揮法治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程中的規範和保障作用,使法治成為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的強大動能與機制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貫徹新發展理念,實現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高品質發展,必須堅持以法治為引領。”“要深入分析新發展理念對法治建設提出的新要求,深入分析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在法治領域遇到的突出問題,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我們要按照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要求,正確認識和把握法治建設的基本方向、根本任務和工作著力點,創設催生創新發展的法治基礎,建構推動協調發展的法治機制,健全保障綠色發展的法治體制,塑造推動開放發展的法治格局,彰顯實現共用發展的法治價值,充分發揮法治對國家發展的基礎性、保障性作用,為中國夢的實現保駕護航。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