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兩會代表委員和科技界人士熱議項目經費使用方式創新

2019-03-12 11:24: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兩會代表委員和科技界人士熱議項目經費使用方式創新:科研經費“包乾制”令人期待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進一步提高基礎研究項目間接經費佔比,開展項目經費使用“包乾制”改革試點,不設科目比例限制,由科研團隊自主決定使用。要在推動科技體制改革舉措落地見效上下功夫,決不能讓改革政策停留在口頭上、紙面上。大力簡除煩苛,使科研人員潛心向學、創新突破。

  科研項目經費使用“包乾制”這一提法,迅速引起科技界廣泛關注和熱議。不僅是代表委員們,科技界人士也紛紛表示,“包乾制”令人期待!

  “包乾制”贏得點讚

  多年來,我國科研項目經費使用採取預算制,即科研經費要嚴格按照預算要求來使用。這一思路被很多科學家稱為“拿做工程的辦法來做科研”。工程是有成熟流程的技術,可以精準預算,而科研是探索未知,怎麼可能預算到條條項項那麼精細呢?

  “我很歡迎‘包乾制’!這是科研資助機制上頗有意義和探索性的創新,相信會提升科研項目運作的效率和投入産出比。”作為一名科研人員,清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教授、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雙聘研究員劉靜在關注到“包乾制”改革時,不禁為之點讚。

  “科學研究帶有不確定性,經費科目過於限定,使用效率就會降低,應在運作中動態調整。”劉靜説,他在實際工作中就曾遇到過經費比例限制的困擾。他曾有一個科研項目,通過借用其他科研機構的設備順利完成了相應試驗任務,取得了新突破。這樣一來,就節省了預算中原定購買某些設備的經費,如果轉用於新突破的繼續深入研究,資金使用效率會更高。但是,按科研經費預算要求,還得嚴格按照原計劃購買設備。

  “當時感到很可惜。所以,我對此項改革是非常歡迎和期待的。”劉靜説。

  全國兩會很多代表委員認為“包乾制”改革回應了科研人員的訴求。“以前我們多次提出過這方面建議,這次寫進政府工作報告,説明真正給科研人員鬆綁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院長王建宇院士表示,現行科研經費預算制有兩大問題,一是對人員的經費投入在項目經費中所佔比例太小,二是經費嚴格按預算使用,不符合科研工作不斷變化、探索未知的特點,缺乏靈活性。他希望“包乾制”改革可以解決這兩大問題。

  不讓改革紙上談兵

  “‘包乾制’改革應儘快實施,讓科研人員儘早受益。”王建宇代表説,他最擔心“包乾制”這種打破常規的改革與現有法規有碰撞之處,實施起來會有難度。

  “希望國家儘快確定試點方向,大的原則以‘包乾制’為準。當然,拿納稅人的錢作科研肯定要有限制條件,可以借鑒好的經驗,找到解決辦法。”王建宇代表説,科研經費來源可以分作“條”和“塊”,“塊”是某個地方某個科研機構,“條”則是中央撥下來的縱向經費。“我個人建議從‘條’來試點比較好,可以從國家科技計劃項目或者從基金委的專項中挑出一些先試點。”

  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環境保護廳副廳長潘碧靈的建議與王建宇代表想到了一處。潘碧靈委員説,經費是科研創新活動的重要保障,國家財政撥款幾乎是這些經費的主要來源。按照我國的科研院所力量分佈情況,來自國家級和省級部門的科研經費是主要渠道,所以科研經費“包乾制”的落實要從中央部門、省級部門入手,規範程式、理順機制。

  科研經費“包乾制”改革雖然是第一次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但科研人員反映,國內外已有相關實踐,這些實踐可以為改革措施落地提供借鑒。

  “科研經費‘包乾制’在很多國家已經實施多年。我國很多企業的科研項目,也已經在實行經費‘包乾制’。我們也接觸過科研經費‘包乾制’的實踐做法,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一些項目經費使用就是類似‘包乾制’的模式。”全國政協委員、成都理工大學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許強説。

  許強委員表示,科研項目是創新性的活動,預算型的項目經費操作不可取,在績效和成效基礎上有容錯機制的“包乾制”更適合。“具體實踐中,針對科研人員可以建立誠信檔案;要有更科學的科研項目考核機制,尤其是對於項目推進中失敗實驗的成效考量;還要建立與‘包乾制’配套的審計制度。”許強委員説。

  為科研人員簡除煩苛

  “科研經費使用‘包乾制’帶來的最直接結果,就是把科研人員從繁瑣的票據提交和複雜的審批程式中解放出來,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精力投入到科研中去。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去年兩院院士大會上所説,‘不能讓繁文縟節把科學家的手腳捆死了,不能讓無窮的報表和審批把科學家的精力耽誤了’。”潘碧靈委員説。

  潘碧靈委員表示,科研工作與企業、機關的工作性質不同,有其自身特點,不能完全用財務制度和行政審批制度去設置條框。“包乾制”給了科研人員更大自主權,但相應的配套審計和考核制度也要跟上,讓好的制度最大程度地發揮優勢。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大力簡除煩苛,使科研人員潛心向學、創新突破。我聽了非常感動。”全國人大代表、香港公開大學校長黃玉山也認為,改革最大的成效將是解放科研人員,“讓他們把精力放在實驗室裏,而不是去跑關係搞項目。”他建議國家從長遠考慮,對基礎研究有更多投入,特別是加大對青年教師和科研人員的經費支援力度,讓他們在最富創造力的年齡可以獨立工作,這是基礎科研出成就的重要基礎。

  “作為來自基層的科技工作者代表,我對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科研經費‘包乾制’改革內容倍加關注。這是對科研人員充分尊重和信任的具體體現,有利於讓廣大科研、技術工作者把更多精力用在項目研究攻關上。”全國人大代表、中色(寧夏)東方集團西北稀有金屬材料研究院鈹材研究所所長王東新認為,項目經費使用“包乾制”改革試點,體現了對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的詮釋,對優化創新生態、協調創新鏈條、提升創新動力具有積極意義。

  “這項措施的試點,必將充分釋放科技人員的創新活力,進一步加大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力度,助力製造業等行業的創新驅動和高品質發展,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王東新代表説。(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佘惠敏 廉 丹 許 淩)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