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劉雅鳴:利用新技術向公眾提供全球智慧氣象服務

2019-03-12 09:12:00
來源:新華網/中國政府網
字號

  3月8日,2019年全國兩會第三場“部長通道”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部長們在這裡直面熱點,回應關切。

  3月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這是中國氣象局局長劉雅鳴在“部長通道”接受採訪。 新華社記者金立旺攝

  中國外文局、中國網記者:

  習近平總書記在上合峰會等多個場合都提出要利用風雲氣象衛星和氣象遙感衛星技術為各方服務,請您介紹一下我國利用風雲氣象衛星和氣象遙感衛星技術為公眾、為“一帶一路”建設等提供保障的情況。謝謝。

  中國氣象局局長 劉雅鳴:

  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外交場合要求風雲氣象衛星為“一帶一路”國家提供服務,這對風雲氣象衛星的應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風雲氣象衛星已經發展了50年,成功地發射了16顆衛星,目前在軌運作的有8顆,風雲氣象衛星的資料是向社會和全球共用的。目前已向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及2600多個用戶提供風雲氣象衛星的資料。

  為了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國氣象局、國防科工局採取措施,首先調整風雲氣象衛星在軌業務佈局,使我們風雲二號衛星向西漂移,使它的觀測面更有利於覆蓋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另外,我們還建立了應急保障機制,特別是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衛星資料用戶的應急保障機制。當這些國家受到嚴重自然災害的時候,根據需要我們進行加密觀測,向這些國家提供服務。2018年向越南、菲律賓以及印尼等國家提供相關方面的資料,受到這些國家的讚賞。

  下一步,中國氣象局還要大力發展全球氣象業務,要提高全球監測、全球預報、全球服務,我們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重要港口、重要航線等等提供氣象服務。同時,要利用大數據等一些新技術向公眾提供全球任意地點、任意時間、智慧化的、針對性的智慧氣象服務。中國氣象局下一步一定要為“一帶一路”盡力做好各項工作。謝謝。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