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粵港澳大灣區將延伸港澳青年的“家”

2019-03-11 15:23:00
來源:海峽之聲網
字號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北京3月10日消息(記者 張笛 曹婷 莊楊筱)3月10日上午的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記者會上,全國政協委員霍啟剛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將為香港青年提供更多機會,猶如“家擴大了、延伸了”。全國政協會議上,委員們也為粵港澳大灣區健康快速發展建言獻策。

  2017年,粵港澳大灣區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19年2月18日,籌備多時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佈,一個國際一流的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正逐漸顯現。

圖為蘇長榮接受採訪(張笛攝)

  香港信業集團董事局主席、全國政協委員蘇長榮認為,粵港澳大灣區這個城市群唯有打破界限,才能深度融合。“香港、澳門和廣東的九個市,都有很好的經濟基礎和産業基礎,唯有融合發展,才能發揮巨大的協同效應。”

  粵港澳大灣區由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珠海、惠州、江門、中山、肇慶九市組成。蘇長榮所説的“界限”,和粵港澳大灣區特殊的氣質有關: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四個核心城市。

圖為蔡冠深接受採訪(張笛攝)

  中華總會會長、全國政協委員蔡冠深認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需要制度創新。“制度創新可以讓人才流通、資金流通更加高效。粵港澳大灣區以後的發展目標是成為全球的科創中心,我們不僅需要香港、澳門、廣東的人才,也要匯聚全球的精英。”

  根據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將借鑒東京灣區、紐約灣區等世界級灣區經濟模式,成為“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蔡冠深直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潛力無限。

  萬事開頭難,蔡冠深也對粵港澳大灣區前期的發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港珠澳大橋的貫通使得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有了良好的基礎設施。如何讓香港、澳門的年輕人更加便利的往返各地,需要各相關部門協調和溝通。”

圖為謝偉銓接受採訪(張笛攝)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前建築界立法會議員謝偉銓建議香港和澳門地區的青年主動關注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進展,並積極尋找發展機會。與此同時,謝偉銓也通過自身的努力,為香港青年提供更多到內地發展的機會。“我代表業界多舉辦一些考察活動、多跟內地的企業單位聯絡,希望他們可以為香港的青年提供更多實習的崗位。”

  正如霍啟剛所説,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將為香港和澳門的青年打造一個更大的“一小時生活圈”,將延伸港澳青年的“家”。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