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全國兩會地方談】脫貧攻堅倒計時尤需爭分奪秒

2019-03-09 20:22:00
來源:中國甘肅網
字號

  3月7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代表團參加審議。會上,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指出,現在距離2020年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只有兩年時間,正是最吃勁的時候,必須堅持不懈做好工作,不獲全勝、決不收兵。(人民網)  

  天上不會掉餡餅,全面小康社會不會自己“冒”出來。“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這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硬指標、硬任務,特別是在深度貧困地區,無論這塊硬骨頭有多硬都必須啃下,無論這場攻堅戰有多難打都必須打贏。這是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也是沒有任何含糊的地方。 

  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勝利。距離2020年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的時間,已經進入倒計時,可以用分秒計算,用“一瞬間”來表述,各項工作時間緊、任務重、標準高,到了最吃勁的時候。開弓沒有回頭箭,攻堅關頭勇者勝。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必須爭分奪秒。如果沒有爭分奪秒的意識、惜時如金的觀念、分秒必爭的精神、只爭朝夕朝的作風、朝幹夕惕的幹勁,抓一抓,緊一 緊,放一放,松一松,脫貧摘帽的目標任務就不能如期完成,向人民群眾所做的承諾就會變成空炮,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更會成為泡影。  

  要爭分奪秒打贏脫貧攻堅戰,就要有強烈的責任意識、緊迫意識,咬定青山不放鬆,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群眾,用問題倒逼精準,用策略對標精準,標準不變,目標不變,韌勁不減,把精力和注意力更加集中到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以思想自覺促行動自覺,把工作節奏掌控得更緊一些,把政策措施運用得更準一些,把短板弱項補足得更實一些,把貧困人口穩定脫貧的基礎打得更牢一些,不怕“長征”難,勇向“虎山”行,一鼓作氣的、盡銳出戰,迎難而上、真抓實幹,確保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走可持續發展的扶貧之路。 

  要爭分奪秒打贏脫貧攻堅戰,就要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責任扛在肩上,推動所有工作、各種資源、各方力量向脫貧攻堅聚焦、聚集、聚合。脫貧計劃不能脫離實際隨意提前,扶貧標準不能隨意降低,對脫貧攻堅的困難和問題不能低估,對存在的矛盾不能回避。要撲下身子,甩開膀子,擼起袖子,到基層去,到攻堅一線去,做到工作在扶貧一線落實、辦法在扶貧一線産生、問題在扶貧一線解決、成效在扶貧一線體現。要調動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積極性,杜絕“幹部幹、群眾看”的現象,決不能讓有限的時間在無效的拖延中錯過,讓脫貧任務在推諉扯皮中流失。  

  要爭分奪秒打贏脫貧攻堅戰,就要把求真務實的導向立起來、讓真抓實幹的規矩嚴起來,讓實幹者贏得掌聲、虛浮者沒有市場,防止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拋頭露面”、犯“急躁症。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重要講話中所指出的,不要搞“大躍進”、“浮誇風”,不要搞急功近利、虛假政績的東西。這些問題我們歷史上都有深刻教訓。對這類問題現在就要敲打,防患未然,防微杜漸。只有這樣,才能在脫貧攻堅倒計時,把爭分奪秒體現在扶貧工作務實,脫貧過程紮實,脫貧結果真實上,體現到脫貧成效真正獲得群眾認可,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上,讓“不獲全勝、決不收兵”成為爭分奪秒的“主題詞”、“主色調”。 (隴平)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