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就業優先 全面發力底氣足

2019-03-08 15:31: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3月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甘肅代表團參加審議時強調,要全面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首次將就業優先政策置於宏觀政策層面,旨在強化各方面重視就業、支援就業的導向”“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4.5%以內”“只要就業穩、收入增,我們就更有底氣”。政府工作報告關於就業的諸多提法,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兩會代表委員紛紛表示,把就業優先政策置於宏觀政策層面,非常必要、十分正確。儘管面臨複雜嚴峻的環境,但今年依舊能夠實現就業目標,就業品質有望不斷提升。

  全面發力信心倍增

  回顧過去一年成績,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城鎮新增就業1361萬人、調查失業率穩定在5%左右的較低水準。全國政協委員、翔宇集團董事長林凡儒認為,“近14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能實現比較充分就業,充分説明瞭政府在穩崗就業、創新創業帶動就業、就業幫扶和服務、就業保障等方面措施得力,成效顯著。”

  成績來之不易,挑戰依舊不少。全國政協委員、房天下董事長莫天全認為,我國就業總量壓力不減、結構性矛盾凸顯,新的影響因素還在增加。當前,“有人無崗”與“有崗無人”現象仍存在,招工難與用工難的結構性矛盾依舊突出,就業形勢依然嚴峻。

  部署2019年工作,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就業優先政策要全面發力。代表委員對此紛紛表示贊同、欣喜。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認為,“今年第一次把就業優先政策置於宏觀政策層面,與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並列,是非常合適的。”

  在鄭功成看來,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這一安排釋放了三方面信號:一是就業既是民生之本,也是財富之源,直接影響經濟社會發展;二是把就業優先政策與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並列,意味著就業不僅僅是一個老百姓關心的問題,各地政府也必須高度重視;三是在複雜嚴峻的環境下,今年就業面臨的挑戰更大。

  全國政協委員、四川省民政廳副廳長張力認為,各地的就業情況有差異,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就業優先政策,是要提醒各地重視就業、支援就業,這很重要。

  莫天全表示,從宏觀經濟運作規律看,國家經濟發展與就業緊密相關。當前,我國面臨經濟下行壓力,首要考慮的就是要如何保就業,因為就業是民生之本、財富之源。“今年將就業優先政策作為重中之重,是十分正確的。”

  “穩就業已不僅僅是惠民生的重要發力點,也正在成為經濟轉型升級中的一個重要施政指引。改革開放40年間,經濟發展與擴大就業有效聯動,就業人員總量平均每年增長961萬人。就業優先,可以説是抓住了保證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關鍵點。”林凡儒説。

  全國人大代表、天能集團董事局主席張天任表示,政府工作報告多次提到就業,並首次將就業優先政策置於宏觀政策層面,體現出對就業的高度重視。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穩增長首要是為保就業。作為來自民營企業的代表,我們最大的貢獻之一就是促進勞動力就業。重視就業、支援就業,就是肯定和支援民營經濟發展。從這方面來看,我們的信心倍增。”張天任説。

  措施詳實力度巨大

  圍繞就業,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多管齊下穩定和擴大就業。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就業的部署內容多、措施實、力度大,比如對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幫扶、對新就業形態的支援以及對職業教育與培養技能人才的各項措施都非常詳實,不再以‘零敲碎打’的形式促進就業,而是從政策頂層設計的系統性、協同性、針對性方面入手,強化重視就業、支援就業的導向。”莫天全認為。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紮實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加強對城鎮各類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幫扶。

  全國人大代表、滿幫集團聯席總裁兼貨車幫CEO羅鵬介紹,“我們同貴州相關部門合作,把貧困山區中一部分有駕駛技能的群眾組織起來,幫助他們提升技能、進行從業資格認證,並通過扶貧貸款購買車輛、提供貨源,以這樣的方式幫助農村人口就業。”

  “作為吸納就業的主力軍,民營企業在穩定和擴大就業中的作用不容忽視。政府工作報告在介紹2019年政府工作任務時提出,全年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負擔近2萬億元。減稅降費可以顯著降低民營企業運營成本,幫助企業實現更好發展,進而為穩定就業甚至增加就業機會提供支撐。”鄭功成説。

  林凡儒表示,“作為民營企業家,希望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促進就業。目前國家已經出臺了支援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的若干政策,但在執行過程中還存在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中央出臺的政策真正落實到企業的時間有待縮短,建議對已出臺政策要加快落地速度,讓企業儘早得到實惠,減輕負擔。”

  莫天全認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科創板”“創業投資”等詞彙表明政府對“雙創”的支援態度。“雙創”對就業的促進作用有目共睹:一人創業不僅實現了自身就業,還能創造崗位帶動其他人就業。

  在張力看來,推動“雙創”,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強全方位服務,強化政策支援;另一方面也要充分發揮社會組織的作用,為創業者提供幫助、培訓等,進一步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引向深入。

  推動就業量質齊升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這成為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今年有不少新措施,如從失業保險基金結余中拿出1000億元用於1500萬人次以上的職工技能提升和轉崗轉業培訓,高職院校擴招100萬人。這些政策措施力度很大,既有利於緩解當前就業壓力,同時也能提升勞動者素質,實現穩定、有品質的就業,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鄭功成説。

  張力認為,技能提升是永恒的主題。當前社會急需各類技術技能人才,政府工作報告強調高職院校擴招100萬人是十分必要的。同時,還應加快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互通銜接,推動現代職業教育加快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保定市政府副市長楊偉坤表示,“職業教育的重要作用是讓學生學習職業技能,要把各類型、各階段教育有機銜接貫通,構建職業教育成才立交橋。”楊偉坤建議,應樹立大職業教育觀,既向前滲透到基礎教育,也向後延伸到本碩及非學歷教育、繼續教育等層次和階段,打通職業教育通道,推動職業教育社會化、終身化。

  莫天全表示,“在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的擴大就業措施中,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是我認為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加大現代職業教育和高新技術的教育力量,不僅能彌補我國新型人才數量的缺失,增加就業機會,同時對提高勞動者能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用深遠。”

  “發展職業教育,實現産學融合,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支援符合條件的企業創辦職業學院,對職工技能提升和轉崗轉業進行培訓並對實行技能崗位培訓的中小企業給予補貼,有利於緩解當前就業壓力,達到穩定就業目的。”全國人大代表、廣東遠光投資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裁蔡仲光説。

  鄭功成認為,“儘管今年面臨很多不確定性,但是如果能繼續落實好現行的就業政策,加上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的一些新措施,同時精準引導産業資本和社會力量進入養老、托幼等公共服務領域,進一步開拓就業空間。可以樂觀地預計,完成政府工作報告的預定目標甚至超額完成,應該是沒問題的,而且就業品質有望不斷提升。”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