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寧吉喆副主任:“五通”體現“一帶一路”五年成果

2019-03-07 09:05:00
來源:海峽之聲網
字號

新華社記者 翟健嵐 攝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3月6日北京消息(記者 曹婷 朱樂)3月6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記者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寧吉喆介紹了共建“一帶一路”五年多來取得重要進展和顯著成效,表示“一帶一路”建設正從謀篇佈局的“大寫意”階段轉向精耕細作的“工筆畫”階段,會堅持“三共”“五通”的原則,促進高品質發展。

  寧吉喆表示,一帶一路建設的成果主要體現在“五通”上:一是在政策溝通方面,中方已經與123個國家和29個國際組織簽署了171份合作文件;二是在設施聯通方面,中老鐵路、中泰鐵路、雅萬高鐵、匈塞鐵路等紮實推進;瓜達爾港、漢班托塔港、比雷埃夫斯港、哈利法港等進展順利;到今年2月底,中歐班列累計開行數量已達到1.4萬列;三是在貿易暢通方面,過去五年,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總額超過6萬億美元。去年,中方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直接投資156億美元;四是在資金融通方面,到2018年底,中國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在沿線國家貸款餘額約2500億美元。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在沿線國家累計實現保額6000多億美元。中方已經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聯合設立了能力建設中心;五是在民心相通方面,科技交流、教育合作、文化旅遊、綠色發展、對外援助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總之,共建“一帶一路”不僅促進了沿線國家的經濟發展,增加了就業,提供了稅收,改善了民生,添置了優質資産,而且促進了相關地區乃至世界經濟的復蘇和發展。

  提到“一帶一路”今後的發展,寧吉喆表示,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一帶一路”建設從謀篇佈局的“大寫意”階段轉向精耕細作的“工筆畫”階段,我們要堅持“三共”“五通”的原則,遵循市場導向和國際慣例,發揮企業主體和政府引導作用,促進共建“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

  一是進一步凝聚合作共識。要穩步擴大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範圍,共同推進合作成果取得早期收穫。攜手辦好將於今年4月下旬在北京召開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總結過去合作進展,展望未來合作願景。

  二是紮實推進互聯互通建設。既要加強鐵路、公路、機場、港口等硬聯通,又要推進政策、規則、標準等軟聯通;既要暢通陸海空“絲綢之路”,又要暢通數字“絲綢之路”;既要共建基礎設施,又要共建經濟走廊。

  三是持續加強國際産能合作。面向沿線國家和拓展區域的市場需求,深化投資合作,培育優勢産業,增強所在國的經濟實力。中國與哈薩克、俄羅斯都已經建立起滾動更新的産能合作清單機制。

  四是大力拓展第三方市場合作。在加強與沿線國家兩兩合作的同時,推進中國、投資所在國和發達經濟體及其他經濟體企業之間的第三方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如,中國與法國在亞非一些國家的第三方市場合作,中國與新加坡在東南亞國家的第三方市場合作,中國與日本也在泰國開始合作。

  五是不斷充實合作內容。推進“一帶一路”合作機制、模式、平臺以及要素配置等方面的創新,加大對共建“一帶一路”民心項目支援的力度,把“一帶一路”建設成為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綠色之路、創新之路、廉潔之路、文明之路。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