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加強網路意識形態話語權建設

2019-03-06 10:43:0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字號

  隨著移動互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出現了網站、微博、微信、電子閱報欄、手機報、網路電視等各類新媒體,全媒體時代已來臨。2019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體時代和媒體融合發展舉行第十二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全媒體不斷發展,出現了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資訊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導致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新聞輿論工作面臨新的挑戰”。當前,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建設全媒體成為我們面臨的一項緊迫課題。在全媒體時代面對網路意識形態領域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我們應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團結、凝聚億萬網民,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加強網路意識形態話語權建設,使正能量更強勁、主旋律更高昂,從而更好地維護我國意識形態安全。

  加強網路意識形態話語權建設的

  必要性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把宣傳思想工作擺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主流思想輿論不斷鞏固壯大,文化自信得到彰顯,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大幅提升,全黨全社會思想上的團結統一更加鞏固。我國意識形態領域呈現出總體穩定的態勢,網路意識形態工作取得明顯成效。黨的十九大報告高度肯定了這些重要成就,同時指出,“意識形態領域鬥爭依然複雜,國家安全面臨新情況”。在當前國內外複雜多樣輿論環境的綜合作用下,網路意識形態話語權建設面臨的新問題值得我們高度重視。

  一是網路意識形態話語權建設有待加強。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網路意識形態領域交鋒日趨激烈,一些西方國家針對中國實行的意識形態滲透手段日益隱蔽和多樣。一些錯誤觀點、有害思潮、模糊認識沉渣泛起,竭力與主流思想爭奪網路話語權和影響力。這為我們全方位掌握網路話語權增加了難度。

  二是網路意識形態話語體系建設有待加強。網路話語體系建設是獲取網路話語權、維護意識形態安全的重要方面。網路話語體系建設主要解決“説什麼”“怎麼説”“在哪説”的問題,它包含網路話語內容、網路話語策略、網路話語生態建設等內容。當前,我國網路意識形態話語體系存在創新不足、自身特色不突出等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主流意識形態的權威性及其話語效力。

  三是網路意識形態話語傳播能力有待加強。任何一種思想觀念要為人熟知和認可必須具備兩個條件,即思想觀念本身具備科學性、合理性以及擁有讓其傳播出去的能力。當前,我們亟須提升網路意識形態話語傳播能力,不斷擴大主流意識形態話語的覆蓋面,使黨的聲音能夠真正入耳入腦入心,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目前複雜多樣的傳播方式與傳播渠道未能有效整合,線上與線下、傳統媒介和新興媒介融合度不高,主流意識形態話語的集群優勢需要進一步發揮,網路話語的傳播品質和傳播效果需要不斷提升。為此,我們必須堅持以立為本、立破並舉,科學認識網路傳播規律,提高用網治網水準,不斷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凝聚力和引領力,使網際網路這個最大變數變成事業發展的最大增量。

  網路意識形態話語權建設的

  全媒體環境

  伴隨著人們採用文字、聲音、影像、動畫、網頁等多種媒體表現手段進行媒介資訊傳播,人類進入了全媒體時代。全媒體在資訊傳播的技術手段、媒介載體以及對地域、人群等的覆蓋面上追求最大範圍和最好效果。人們可以綜合利用廣播、電視、音像、電影、報紙、雜誌、網站等不同媒介形態,通過廣電網路、電信網路以及網際網路絡進行融合傳播,以電視、電腦、手機等多種終端完成資訊的融合接收,從而最終實現任何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以任何終端獲得任何想要的資訊。全媒體技術不斷發展,導致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了深刻變化,為網路意識形態話語提供了豐富多樣的傳播平臺。

  在全媒體時代加強網路意識形態話語權建設,我們應充分把握網路話語特徵,掌握其傳播規律,在網路話語傳播過程中贏得主動權。為此,一要敏銳抓住全媒體技術發展的歷史機遇,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加強網上正面宣傳,使主流媒體具有強大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形成網上網下同心圓,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有效維護網路意識形態安全。二要通過流程優化、平臺再造,實現各種媒介資源、生産要素有效整合,實現資訊內容、技術應用、平臺終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催化融合質變,放大一體效能,打造一批具有強大影響力、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三要統籌處理好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中央媒體和地方媒體、主流媒體和商業平臺、大眾化媒體和專業性媒體的關係,形成資源集約、結構合理、差異發展、協同高效的全媒體傳播體系。

  把握主戰場 鞏固話語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網際網路已經成為輿論鬥爭的主戰場。在網際網路這個戰場上,我們能否頂得住、打得贏,直接關係我國意識形態安全和政權安全。為了加強網路意識形態話語權建設,黨報、黨刊、黨臺、黨網等主流媒體必須緊跟時代,大膽運用新技術、新機制、新模式,加快融合發展步伐,實現宣傳效果的最大化和最優化。

  一是重視網路主流話語創新。網路意識形態話語權的取得並非一勞永逸,必須順應潮流、與時俱進,在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礎上加強網路主流話語內容創新,使其充分體現時代性、時效性和創造性,從而不斷提升其公信力和接受度。在全媒體時代加強網路意識形態話語權建設,應立足實踐進行主流話語創新,提升話語內容的説服力。對網路主流話語的創新應注重増強話語理論與現實的契合度,及時觀照和回應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不斷提高網路主流話語的現實闡釋力,讓民眾充分了解和感受其價值和意義。只有這樣,才能提升網路主流話語的解釋力和影響力,更好贏得和鞏固網路意識形態話語權。

  二是完善網路空間相關法律法規。網路空間不是法外之地。在全媒體時代,應加強網際網路立法,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堅持依法治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讓網路在法治保障下健康運作。同時,依法加強新興媒體管理,從維護國家政治安全、文化安全、意識形態安全的高度,加強網路內容建設,使全媒體傳播在法治軌道上運作,讓我們的網路空間更加清朗。網路法律法規的內容要根據網路環境的變化和網路中出現的新問題及時做出更新、調整和完善,用法律明確規範各種思想傳播的界限,確保我國網路意識形態安全。各級執法部門應依據相應的法律法規嚴格執法,對通過網際網路散佈威脅國家安全、顛覆社會主義制度、危害社會安定等內容的行為予以嚴厲打擊。

  三是提升網路空間國際話語權。加快提升我國對網路空間的國際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是建設網路強國的需要。我們應具備開闊的國際視野,熟悉世界網際網路發展狀況,在堅定捍衛我國網路空間主權的基礎上,積極參與網路空間全球治理,不斷提升主流意識形態話語在國際上的認同度。我們既要善於運用網路話語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價值,樹立良好的國際形象,又要提升在國際事務中的議題設置能力,擴大我國在全球網路治理中的影響力與號召力。

  四是提高網路輿論引導力。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要主動適應資訊化要求、強化網際網路思維,不斷提高對網際網路規律的把握能力、對網路輿論的引導能力、對資訊化發展的駕馭能力、對網路安全的保障能力。我們應從政策、資金、人才等方面加大對媒體融合發展的支援力度,積極推動媒體融合朝著正確方向發展;科學運用網際網路思維,不斷創新資訊傳播手段,打通“報、網、端、微、屏”等各種資源,實現全媒體傳播,讓黨的聲音傳得更開、傳得更廣、傳得更深入,從而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加強新型主流媒體對網路輿論的引導力,打造一支網路技術運用熟練、知識儲備水準高的複合型人才隊伍。

  全媒體時代加強網路意識形態話語權建設,應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牢牢把握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旗幟鮮明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通過理念、內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創新,使正面宣傳品質和水準不斷提高。同時,堅持移動優先策略,讓主流媒體借助移動傳播,牢牢佔據輿論引導、思想引領、文化傳承、服務人民的傳播制高點,從而有效維護我國網路意識形態安全。

  (作者單位:重慶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重慶郵電大學分中心、重慶郵電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