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條條大路通新疆 絲路古道變坦途

2019-03-06 10:43: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烏魯木齊3月5日電(記者符曉波)隨著近年來東聯西出、陸空縱橫的立體交通網路日趨完善,新疆這個中國陸地面積最大的省區交通出行條件明顯改善,不僅為旅遊産業疏通了“動脈”,更為經濟高品質發展、百姓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撐。

  陸空縱橫通八方

  早上還在廣州喝著早茶,晚上便在4000公里以外的新疆阿勒泰欣賞童話般的雪景。不久前搭乘“飛的”旅遊的徐世峰説:“從廣州直飛阿勒泰,不用在烏魯木齊轉机,下了飛機去往喀納斯、禾木等景點的汽車很多,對於初來乍到的遊客來説非常方便。”

  近年來,新疆實施進出疆公路、鐵路、民航網路建設,交通基礎設施狀況大為改善,四通八達、陸空縱橫的立體交通網路加快形成。

  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交通運輸廳介紹,目前全區高速公路里程突破4800公里,所有地州市邁入高速公路時代;全區鐵路運營里程6200多公里,形成跨越“三山兩盆”的全新路網佈局。新疆全域內21個機場、230條在飛航線織密空中網路,疆內支線機場互通航線36條,20個國際城市、74個國內城市與烏魯木齊通航。

  隨著鐵路網路日益完善和優化,新疆通往北京行車里程縮短1300多公里,烏魯木齊至蘭州旅程縮短至12小時以內,至成都、重慶、昆明等方向的列車運作時間均大幅壓縮,部分線路節省近15個小時。

  有新疆網民表示,得益於交通體系不斷完善,不管去哪出差或旅遊,旅遊時間都大幅縮短,更加舒適,更加便捷。

  東聯西出人暢行

  目前,國省幹線已把新疆“環抱”了起來,不管是環塔克拉瑪幹沙漠還是環準噶爾盆地,快捷的國省道已形成一個個閉環,讓新疆變得四通八達。

  依託立體交通網路,“自駕遊新疆”“坐著火車遊新疆”“環飛新疆”等個性化旅遊定制産品不斷衍生。從河南洛陽自駕遊新疆的張學明回憶起和田夜市的美食讚不絕口:“以前總覺得新疆遠,現在有了高速公路,到哪都方便,以後有機會還要再去。”

  日趨完善的交通基礎設施不僅支援旅程“快進”,也為“漫遊”新疆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2018年,新疆圍繞48個縣市,佈下200余個房車驛站,支援海內外車友遍覽新疆美景,僅去年就有1000余輛房車選擇自駕到新疆旅遊。第五次到新疆的遊客顏家林説:“新疆是自駕遊天堂,沿途驛站設施齊全,後勤保障給力。”

  打造世界級冰雪運動目的地的阿勒泰地區建有3個民用支線機場,利用通用航空小型固定翼飛機開通了富蘊-喀納斯低空航線,利用直升機開通了阿勒泰-喀納斯、阿勒泰-禾木、禾木-喀納斯等多條冬季低空旅遊航線,形成了“幹線飛全國、支線飛全疆、通航飛景區”的特色航空網路格局。

  自治區交通運輸廳黨委書記、副廳長李學東説,新疆正加快實現現代交通運輸轉型升級,暢達四方的大交通格局將為群眾提供更高品質的運輸服務,為新疆高品質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夯實基礎惠全民

  “要想富,先修路。”便捷的交通不僅是一條條景觀路,在群眾眼中更是溝通外界、改善生活的必需。

  伯什克然木鄉塔格阿格孜村離喀什市只有20多公里,過去因道路條件差,不僅沒人來,許多年長的村民一輩子也沒去過幾次喀什市。“路一通,村莊就活了。”一位村民説,現在村裏人不僅經常進城,城裏人也常開車來休閒度假,村裏農家樂生意一天比一天紅火。

  新疆吐魯番火洲果業有限公司長沙子公司總經理萬君梅介紹,依託多條航空貨運線路,今年僅春節期間,就有200噸左右的吐魯番地産乾果遠銷湖南。“特色農産品逐漸走出新疆,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銷量逐年增加。”

  “實現每日常態化開行的中歐班列,貨運品種從最初的十幾種到200多種,其中50%的貨物來自新疆地産,國際班列對新疆經濟拉動作用日益明顯。”新疆新鐵國際物流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龐泓韜説。

  新疆地域遼闊,地形複雜,行長旅短現象突出。年初召開的自治區兩會公佈,今年新疆將繼續加大交通基礎設施補短板力度,加快構築疆內外聯運網路。

  2019年,新疆力爭完成交通運輸固定資産投資526.33億元,新改建國省幹線841公里、新增高速公路434公里、新改建農村公路1.2萬公里;新建昭蘇、于田、奇臺等9個機場,改擴建喀什、伊寧、阿克蘇等6個支線機場;爭取35億元補助資金用於和田至若羌鐵路和阿勒泰至富蘊至準東鐵路項目建設。

  李學東説,目前仍然是新疆基礎設施建設的黃金期,“疆內環起來、進出疆快起來”的目標正加快實現。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