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全國人大代表澤仁永宗眼中的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

2019-03-05 13:16:00
來源:西藏日報
字號

  讓群眾共用更多優質醫療服務—全國人大代表澤仁永宗眼中的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  

  見到澤仁永宗時,她正在房間裏認真地做建議修改……那認真的樣子,讓人不忍打擾。

  作為醫生,她給自己的履職診斷是缺乏經驗,開出的藥方是多學、多想、多請教,目的只有一個:參好會、履好職,不負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通過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昌都醫療衛生事業不斷發展”“當選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非常榮幸、非常自豪,也有點壓力,覺得自己肩上的擔子很重”“走進人民大會堂,十分激動”……澤仁永宗來自昌都,是全國人大代表、昌都市藏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

  説起這幾年家鄉的變化,澤仁永宗滿臉自豪:“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昌都人,我見證了昌都翻天覆地的巨變。以前的昌都用‘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來形容再貼切不過。現在走在街上看到的是現代化的住宅樓和乾淨整潔的街道。以前群眾看病難,現在,在“組團式”醫療援藏專家的幫助下,公共醫療服務網路不斷完善,許多病在家門口就能得到治療。昌都變新了、變綠了,也變漂亮了、變舒適了。”

  談起基層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變化,澤仁永宗感觸頗深,她告訴記者:“昌都市藏醫院發展很快,1996年我大學畢業剛到昌都市藏醫院工作時,整個醫院僅有內科、外科兩個科室,醫務人員只有幾十個。目前,醫院已有280余名醫務人員,其中,光是我們消化內科就有23名。”昌都市藏醫院的發展變化同樣離不開“組團式”醫療援藏專家的幫助。

  據澤仁永宗介紹,在“組團式”醫療援藏專家們手把手的傳授與帶動,以及“三級醫院”的對口幫扶下,昌都醫療衛生基礎設施條件得到顯著改善,醫療衛生人才隊伍不斷發展壯大,基本形成了覆蓋城鄉、相互銜接、多層次的公共醫療服務網路。目前,農牧區基本醫療保險已實現所有人群全覆蓋,農牧民群眾出現的一些小病,完全可以在村一級得到及時治療。現在孕産婦基本到醫院分娩,而且政府對農牧民孕婦住院分娩和護送者有專門的補助政策。

  “藏醫藥是起源和根植于西藏的優秀傳統特色醫藥,是藏族傳統文化‘大五明’中的‘醫方明’,是中華民族傳統醫藥學和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澤仁永宗表示,“我將進一步為加強藏醫藥人才隊伍建設,切實提高藏醫藥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技術水準,繼承發展藏醫藥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充分發揮藏醫藥的特色和優勢,更好地為全市人民群眾健康服務。”

  澤仁永宗深知自己責任重大,“得知自己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後,我就上網學習相關知識,收集基層幹部和鄉親們的意見建議,希望把基層的聲音帶到首都去。”

  20多年的基層醫療經驗,澤仁永宗的心裏非常清楚西藏醫療衛生的發展重點和短板所在。她又專門深入群眾家中、田間地頭、牧區草場,進行深入地調查研究,收集了大量事例和數據,準備提交一份關於加快城鎮居民醫療報銷速度和培養藏醫藥人才隊伍建設的建議。(孫文娟 蔣翠蓮 曉勇)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