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代表委員暢談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新成就:這一年,我們走得很堅定

2019-03-04 12:08: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鄉村振興熱潮涌動,農村改革加快推進,我們的獲得感更強了。”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原平市子幹鄉子幹村黨支部書記栗翠田對去年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的改革舉措深有感觸。如今,子幹村不僅有學校和養老院,還有圖書室、微機室、文化活動廣場等公益設施。

  2018年,我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堅持深化市場化改革、擴大高水準開放,推動各項事業取得新成就。參加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紛紛表示,無論是推動事業發展,還是應對風險挑戰,出路都在改革開放。唯有堅持改革不停步、開放不止步,才能推動“中國號”巨輪不斷破浪前行。

  持續深化市場化改革

  闖急流、涉險灘、破藩籬,改革要從群眾最期盼的領域改起,從制約經濟社會發展最突出的問題改起……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全國政協委員、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認為,2018年國資國企、財稅金融等重要領域改革加快推進,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穩步落實,營商環境明顯改善,市場微觀主體活力不斷增強。

  2018年,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市場主體更具活力。全國人大代表、藍頓旭美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郝旭説,這幾年,國家密集出臺減稅降費政策,讓利企業和群眾。“作為一名來自民營企業的代表,我感受到了這些大禮包降低了創業成本,為企業等市場主體增添了活力,為人民群眾增加了幸福感。在企業的各類經濟活動中,有關部門優化各類事項辦理環節,精簡材料數量,壓縮辦理時間。特別是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以來,不少企業享受到了‘一廳通辦’‘一網通辦’‘一鍵查詢’等便利化服務,降低了辦稅成本。”

  伴隨金融領域的改革發展,防風險取得成效。全國政協委員、交銀施羅德基金總經理謝衛認為,2018年以來,我國金融亂象基本得到遏制,過去大量游離在金融體制間做套利或空轉的資金回歸實體經濟領域,金融支援實體經濟的力度和方式得到加強。隨著改革的不斷推進,監管部門自上而下地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部門之間協調機制更加順暢,中央和地方聯動更加頻繁,精準化監管、穿透式監管得以加強。

  統籌推進重點領域改革

  過去的一年,我國統籌推進多項重點領域改革。科技體制改革蹄疾步穩,創新體系不斷完善,打造發展新引擎;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推進農村改革和鄉村振興,釋放城鄉區域發展潛力;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綠色發展助力美麗中國。

  隨著科技體制改革穩步推進,國家創新體系不斷完善。全國人大代表、國家緩控釋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萬連步説,長期以來,我國科技創新資源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企業創新能力總體較弱。以農業科技領域為例,關鍵技術創新仍顯不足。去年,國家在鼓勵科研人員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開展科企合作方面出臺了不少措施。有關部門積極引導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企業開展創新活動創造寬鬆環境。

  “國家健全城鄉一體化體制機制,推進農村改革,對農村的投入力度更大了。”栗翠田代表説,確權登記頒證後,村民領到了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無論是留村務農還是外出務工,都吃下了“定心丸”。伴隨集體産權制度改革,村集體經濟迅速壯大。子幹村憑藉“水果之鄉”的酥梨資源,打造“子幹酥梨”的品牌,村委會牽頭將梨花觀賞、水果採摘、特色小吃、紅色旅遊等組合打造成鄉村田園一體化的旅遊景點。去年,村民每人平均純收入約1.2萬元。

  過去的一年,我國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綠色發展理念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用一組數據,向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展示了綠色發展的成績:2018年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耗同比下降3.1%,降幅高於3.0%的年度預期目標。煤炭消費量佔能源消費總量的59.0%,比上年下降1.4個百分點……能源結構改革和能源效率提高,為經濟發展增添了綠色含量。

  構築對外開放新格局

  2018年,我國以共建“一帶一路”為重點,對外開放全方位擴大,關稅稅率有所下調。同時,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成功舉辦,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啟動建設,對外開放書寫新的篇章。

  全國政協常委、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管理合夥人張連起認為,從經濟總量、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城鎮新增就業等各項主要經濟指標看,2018年我國經濟運作保持在合理區間,較好完成了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而且,我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0%,意味著我國持續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發動機和穩定器。

  “山西八分鐘,驚艷全世界”。幾天前,外交部舉辦山西全球推介活動,8分鐘的中英文主題宣傳片,贏得滿堂喝彩。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委書記駱惠寧説,2018年山西省進出口總額比2017年增長17.8%,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增長4倍,已有30家世界500強外資企業來到山西投資。內陸的山西已經走向開放的前沿。

  楊成長委員表示,金融領域的開放舉措尤其可圈可點。楊成長委員認為,金融業對外開放舉措,是我國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重要手段之一。未來,我國改革的腳步不會停滯,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世界將繼續看到改革開放的中國不斷前行,將繼續看到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中國決心。有關部門還將加強協調和監管,在不同行業有序推進開放進度。(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喬金亮 周 琳)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