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春走基層】走進革命聖地傳承紅色基因 過“文化年”成新年俗

2019-02-10 13:36:00
來源:未來網
字號

  未來網西安2月9日電(記者 趙楠 楊飛)文化是民族的血脈,也是民族的靈魂。中華文明之所以源遠流長,歷經5000多年而不衰,在於我們沒有拋棄傳統,沒有割斷精神命脈。革命聖地遊人如織、民俗文化紅紅火火、“書香”過年漸成時尚、鄉土文化溫潤振興“精氣神”……這個春節,過個“文化年”成為新年俗。

  傳承紅色基因,牢記初心使命。紅色基因産生於井岡山、古田、遵義、延安以及西柏坡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中,已經成為了激勵近14億中華兒女不斷奮進、砥礪前行的精神力量。豬年春節期間,延安楊家嶺革命舊址就迎來了大批遊客。

  紅紅火火慶新春,民俗文化唱大戲。“捷足居然逐隊高,步虛應許快聯曹。笑他立腳無根據,也在人間走一遭。”高蹺是一種廣泛流傳于全國各地的民間舞蹈,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春節期間,高蹺、秧歌等民俗活動紅紅火火。

  “書香”過年,漸成時尚。年味不只是團圓、美食和煙火,還有著濃郁的“書香味”。近兩年,春節“逛書店”正在成為人們的一種選擇。古城西安這家書店裏,分門別類的書架前面就有很多或站立或倚靠的讀者,在書香世界裏品味寧靜淡然。

  鄉村振興既要“口袋鼓”也要“腦袋富”,文化堪為鄉村振興的力量“凝聚樞”和發展“風向標”。鄉土文化是鄉村社會的精神紐帶,也凝聚著鄉土之美、人文之美。在陜北地區,扭秧歌就是流傳已久的鄉土文化。美美的秧歌扭出了幸福的“年味”,也扭出了鄉村振興的“精氣神”。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豬年春節文化活動豐富多彩,背後還是人民群眾“獲得感”的有效增強。改革開放以來,從你我的衣食日常,到遠方的江河工程與高原天路,一直延伸至頭頂星空,也都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獲得感”越來越強,各項文化活動也就有了勃勃生機,助力著“年味”越來越香醇。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