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2019消費市場觀察】餐飲業迎來智慧大變革

2019-02-10 12:39:00
來源:央廣網
字號

  央廣網北京2月9日消息(記者呂紅橋)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當前經濟形勢下,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消費的作用越發凸顯。而2018年,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已經突破28000元,同比增長8.7%,這也意味著中國有巨大的消費潛力和能力。新一年,消費將繼續點亮中國經濟。系列報道《2019消費市場觀察》今天推出:機器人掌勺、人工智慧攬客,餐飲業迎來智慧大變革。

  機器人炒菜吸引食客

  智慧餐廳是近兩年出現的新生事物,一段時間來,它曾被認為只是餐飲業一種行銷噱頭,但去年以來,智慧餐廳進化迅速,越來越實用。在北京某電商巨頭打造的未來餐廳裏,掌勺的廚師已經換成了機器人,人類反而要給它們打下手。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我們的臘腸放在1號料盒裏,臘肉和臘腸都是60克。荷蘭豆放在2號料盒裏,是150克。接下來要加姜、蒜片,放在4號盒裏。”

  機器人做菜煎、炸、炒、燜、煮樣樣精通,而且從食材製備到工藝流程運用,再到火候、味道拿捏,都高度標準化。做出來的菜跟頂級大廚可能還沒法比,但已經足以吸引挑剔的食客。

  消費者1:挺新奇的,機器人炒菜,就覺得很好玩。

  消費者2:這樣我就不用擔心因為廚師的變化、人員變動或者是食材什麼原因會影響菜的口味。

  智慧系統為海底撈節省近四成人工成本

  另一家知名餐飲連鎖品牌海底撈也剛剛推出首家無人餐廳。餐廳的食材監管系統為每盤菜配備了專屬的“身份證”。當顧客通過智慧點菜系統點餐後,中央廚房會通過機械手臂將選好的菜品放到傳送帶,再由傳菜機器人送到顧客面前。

  海底撈首席戰略官周兆呈透露,餐廳多個智慧系統可以為海底撈節省近四成的人工成本。“智慧生産、智慧運營,再加上智慧服務構成了整個智慧餐廳的整體。由於有了自動化、智慧化的設備,所以從自動出菜機到自動配鍋機,再到自動的羊肉機等等,這些其實都在提高我們的運營和管理效率。”

  大數據可以分辨顧客的口味和喜好

  餐飲業的智慧化、智慧化如今還在繼續滲透。顧客消費數據被大數據抓取分析,生動展示數據背後的價值,方便餐飲企業決策和提供個性化服務。同樣以海底撈為例,它的超級App已經能分辨每位顧客的口味和個人喜好,並針對性地提供菜品推薦、促銷資訊。

  超級App開發人員説,超級App實際上是為它建立了一個智慧化和數據化的可運營平臺,使得它能夠更好地線上上服務。

  人工智慧將改變傳統餐飲産業的生産方式

  2018年,五芳齋、周黑鴨、慶豐包子鋪等多家餐飲品牌,也推出了精心打造的智慧門店,德克士更是宣佈未來將佈局2300家“無人自助式餐廳”。儘管如此,業內認為,人工智慧對傳統餐飲産業的改造才剛剛開始。

  中國烹飪協會會長姜俊賢説,2019年,中國餐飲業數千年的生産方式有望因此而改變:“如果變化和科技應用能夠順利完成,將對延續了數千年的中國餐飲行業前店後廠、以師帶徒的傳統生産方式産生重大影響,形成生産方式新的變化。”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