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反向團圓”成潮,有家人的地方就是過年

2019-02-07 10:48: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對於一些人來説,過年不一定在出生的故鄉,而在工作大城市。今年,許多人選擇了“反向團圓”——父母從老家到孩子們所在的大城市過年。

  一桌期待了一整年的年夜飯,是父母雷打不動的噓寒問暖,是伴著跨年鐘聲舉杯歡慶的團圓,下班後就是一場團圓。

  有家人的地方就是團圓

  臨近春節,在廣州創業不久的劉力凡接到一個新項目。順利的話,做完這單能和對方建立長期合作關係,他決定春節留在廣州加班。

  “打電話告訴爸媽今年不回家過年的時候,他們只説讓注意身體,叮囑好好吃飯,瞬間就鼻頭一酸。”劉力凡思前想後跟父母商量,決定讓二老從山西來廣州過年。

  兒子不在身邊的春節是沒有年味的,有家人的地方才是過年的地方。

  2018年12月,重慶妹子張奕遇上了職場動蕩,公司的清退通知説來就來,接到通知的第二天張奕就“下崗”了。這是畢業兩年來,她待過的第三家公司。

  “去北京吧,機會多!找一家大公司穩定點,踏實地幹幾年。”張奕聽取朋友的建議,一路向北在首都一家大型企業安頓下來。彼時,離春節還有25天。

  “反向團圓”不是張奕自己提出來的,是父母的建議。“他們沒來過北京,剛好春節有假,可以過來旅遊,順便看看我工作、生活的地方。”

  中國旅行社協會等發佈報告指出,春節舉家出遊過年已成民眾旅遊消費的一個主流選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以及南京、蘇州、杭州等地都是旅遊過年的熱門城市。過去兩年,外省到北京過年的遊客人數持續增長,去年達到149.8萬人次,同比增長3.6%。

  往年,重慶的老張家整個家族四家人,都會在除夕這天一起吃年夜飯,今年老張一家來北京旅遊,家族年夜飯成了重慶人最怕的“三缺一”。

  張奕表示,雖然不在老家過年少了點團圓的味道,不過我家本來不是很在意這些,往年在家過年也就是吃團年飯、走親戚。時間不會束縛親情,聯繫和關心不一定非得過年才有,平時也可以。

  “反向團圓”成潮

  “反向團圓”流行背後,在一些分析人士看來,與春運返鄉火車票緊張、回鄉機票太貴密切相關。數據顯示,除夕前一週,飛往哈爾濱、成都、西安、鄭州等熱門目的地,多數熱門時段航班已恢復全價。

  與之相比,“反向團圓”航線機票價格堪稱“白菜價”,最低1.2折起,且票源非常充足。比如,除夕前一週,哈爾濱飛北京機票低至1.3折,最低價僅為180元,比高鐵票便宜約126元;重慶飛深圳機票最低價為190元,相當於打1.2折,比高鐵票便宜629元。

  攜程數據顯示,從用戶預訂數據來看,飛往上述城市的機票訂單中,兒童旅客佔比同比增加39%,50歲以上旅客佔比同比增加42%。其中,“四老一小”訂單顯著增長,不少人把雙方父母都接到自己身邊過年。

  上海、北京、廣州、深圳、杭州、南京、天津、青島、寧波、廈門是“反向團圓”十大熱門目的地,除夕前一週前往這些城市的機票預訂量同比增長超40%。

  成都、重慶、哈爾濱、西安、長春、鄭州、長沙、貴陽、合肥、武漢則是十大熱門出發地。這些城市所在的省份,都是傳統的勞務輸出大省。

  “反向團圓”的目的地集中深圳、東莞、北京、上海等外來人口聚集地,這些一迎返鄉潮就變“空城”的城市,隨著“反向團圓”潮的興起,在春節有了新的過年氛圍。

  不一樣的春節

  除了能節省開支,“反向團圓”讓許多人可拿出更多時間陪伴家人,感受不一樣的春節。

  “記住班車的車牌號,手機放在書包裏,下車上廁所帶著爺爺走……”挂了電話,劉世傑還是有點不放心。2月1日早上11點,兒子和父親乘坐汽車啟程從老家湖南懷化到廈門過年,出行前他特地電話叮囑兒子。

  2019年是劉世傑夫婦在廈門打工的第7個年頭,往年都是到了時間擠火車回老家,今年夫妻倆商量乾脆把父親和兒子接到廈門來過年。

  “今年兒子上了寄宿高中,家裏就老人家一個不放心,就準備讓他過來在這裡住下了,方便照顧。”從懷化到廈門不堵車16個小時的路程,車上睡一覺就到家門口了。

  對劉世傑而言,除了考慮返鄉成本問題,這一趟“反向團圓”是為未來和父親更長久的相聚。在沿海外來人口聚集的地區,像劉世傑家這樣的家庭很多。

  一些工廠為了吸引工人留廠,還會給出高價加班費,劉世傑今年就攬下了廠裏宿舍區門衛的工作,每天200元,“值10天就是2000塊,家人過來還能用這錢給置辦些不錯的年貨!”

  對於在“反向團圓”戰線上遷徙的“候鳥”們,劉世傑的父親雖然心裏有些彆扭,但還是在孩子的勸説下踏上了南下的班車。

  劉世傑也很為難:“父親的那幾個老哥老弟都在老家,平日裏就指著和他們玩,現在我們連這點樂趣都給他剝奪了。”但父親明年就67歲了,一個人在家總是讓人牽掛,只能用陪伴來彌補一下。

  你今年春節是怎麼過年的呢?

[責任編輯:齊昕]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