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總書記來過我們家 重生映秀歡樂年

2019-02-06 09:38: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每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都會深入基層,進門入戶,和群眾百姓拉家常、問冷暖、聽民聲、解民意。那麼,這些總書記心中“最牽掛的人”如今過得怎麼樣?這些地方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從今天開始,《焦點訪談》播出春節特別節目《總書記來過我們家》,我們一起再去看看這些人,走走這些地方。

  

  四川汶川縣的映秀鎮是2008年大地震的震中。地震後,有很多人從全國各地來到汶川,以自己的方式為當地發展做貢獻,制茶人蔣維明就是其中的一員。2018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蔣維明的制茶坊,仔細查看傳統的制茶工序,還親自體驗了酥油茶的製作流程,聽説店裏的窩窩茶遠銷“一帶一路”沿線,總書記很高興,希望大家能精益求精,創造名牌,為“一帶一路”建設多作貢獻。一年過去了,蔣維明的制茶坊有什麼新變化?當地能把茶葉搞出名堂做出特色嗎?

  

  “茶癡”蔣維明一家和鄉親們忙著貼春聯、聚餐、放煙花。

  

  2018年春節前,習總書記來到汶川,來到映秀,也到了蔣維明家。他説:“總書記拿起茶磚,問茶是不是老鄉採的,問傳統工藝,問這個茶的一些性,茶之性,總書記懂茶。”

  2012年5月,蔣維明動員家人,從四川雅安來到汶川縣映秀鎮,創立制茶坊。他説,選擇到映秀來,一是因為這裡是川藏茶馬古道的必經之地,是西路邊茶的重要産地,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汶川情結。5 .12地震是國之殤,這場災難,讓他這個做茶的民間散人,有了家國情懷。

  

  

  他説:“2008年5.12地震之前,我對家國情懷的理解就是把我自己過好,或者把我自己管理好,我覺得就是國泰民安。5.12地震之後,真讓我感受到了大家的力量、 國家的力量,有大家才有小家。”

  

  在這裡,大家給了他很多幫助厚愛,這種厚愛有溫度,有溫暖,有溫情,一直滋養著他的心,所以,他想給大家提供溫暖的環境、一杯暖心的茶。

  

  2018年,映秀鎮就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300萬人次。

  

  蔣維明説:“我這裡有一樣,就是可以免費喝茶,來來往往的人,可以在我這裡歇歇腳,喝杯茶,而且是好茶。一年365天,連續7年,每天早上八點半開門,從來沒有停過。”

  

  茶祥子制茶坊現在有7名員工,他們都是當地的農民。

  

  蔣維明告訴記者,總書記來的時候,看了他們的茶,囑咐他要精益求精,把茶做好,做成名牌。這一年,他們在這方面沒少下功夫:完成了黑茶的雙創中心,同時建成了口味測試實驗室。地方政府還資助他們建成了一個儲存茶葉鮮葉的深凍庫。蔣維明還要把這7名員工,從農工轉變成技工,再從技工轉變成教練,最後變成非遺傳承人,真正把茶做好。

  汶川縣映秀鎮老街村,自古就是茶馬古道的必經之地。2008年地震後,這裡的茶園荒廢了10年。2018年,習總書記的到來,讓地方政府和鄉親們對茶産業發展更有信心。政府決定要恢復茶山,復興茶馬古道,鄉親們熱情也很高。

  2018年底,牛塘溝村有90多戶村民恢復種茶,村裏組建了茶葉合作社。

  

  汶川大地震前,茶葉種植就是汶川南部鄉鎮的特色産業。但大地震使當地的茶園受損嚴重。2018年,當地大力發展茶産業。

  蔣維明説:“個人一滴水,國家一片海,推動力是不一樣的。我們這裡現在不用化肥,國家給補貼,我們茶葉水果都用有機肥;中央財政給了1000萬,1600多畝茶園很快就恢復了。有了這個東風,映秀、水磨四個鄉鎮的鄉親們,恢復種茶,探索茶旅結合發展的産業道路,茶園、果園、農家樂,都是説起就起來了。”

  

  2018年,農業部門在汶川縣實施了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項目。汶川縣恢復古茶園1100余畝,1600余畝茶園提升了品質。

  蔣維明還把茶推廣到了國外。他説:“習總書記囑託我要為‘一帶一路’建設多做貢獻。‘一帶一路’是大事,我能做的,就是讓世界上更多的人愛上中國茶,也愛上中國。2018年這一年,我去過很多地方,帶著茶葉去,傳播茶文化。比如在摩洛哥,中摩兩國建交60週年,我主持了茶文化的論壇。我們的茶銷售越來越好,銷售額增長了60%。”

  

  絞股藍號稱“南方人參”,是映秀鎮的特産,生長在這裡的絞股藍藥用含量比較高,很受消費者歡迎,但受當地山坡地的限制,很難形成規模。現在,蔣維明他們正在跟陜西有關方面合作,引進先進的種植技術,並且把絞股藍加工為袋泡飲品,為鄉親們增加一個創收的途徑。

  

  過年了,村裏要辦壩壩宴,全體村民在一起吃個團圓飯。 村民們自己動手做菜,自己表演節目。團團圓圓,對這些經歷過大災的人來説,沒有什麼比這個更重要了。

  

  蔣維明説:“汶川經歷了重生。這裡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傷痛和故事,但這裡的人民通達、樂觀、腳踏實地,自強不息,所有人都在努力向前看,每個人都相信,明天會更好。”

  

  2018年,汶川縣實施脫貧攻堅項目155個,實現10個貧困村退出、 134戶394名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0.01%。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