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四十年改革大潮繪就新型政黨制度壯美畫卷

2019-01-30 15:47: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學習體會】

  作者:王小鴻(中央社會主義學院統戰理論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以“十個始終堅持”高度概括了改革開放40年取得的偉大成就,以“九個必須堅持”深刻總結了改革開放40年積累的寶貴經驗,明確提出了把新時代改革開放繼續推向前進的目標要求。這是黨向40年改革開放歷史的致敬禮,也是新時代改革開放再出發的宣言書。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歷史大潮,中國的新型政黨制度走過迅速恢復、平穩發展的40年;走過理論不斷創新、實踐日益豐富的40年;走過功能日益完善、效果持續顯現的40年;走過體現中國人民智慧、展現巨大政治優勢的40年。40年前,鄧小平同志以政治家的膽識和魄力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歷史航程,使中國新型政黨制度重新煥發蓬勃生機與無限活力。當代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發展與完善,是中國共産黨領導人民在40年改革開放偉大實踐中不懈奮鬥出來的,是各民主黨派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共同奮鬥出來的。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沒有可以奉為金科玉律的教科書”,任何國家都不能頤指氣使地充當“教師爺”,向我國兜售他們的所謂“民主”。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開拓創新,適應歷史和時代發展要求,提出一系列多黨合作的新的理論觀點政策思想,中國新型政黨制度進一步完善發展。

  改革開放的40年繪就了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壯麗畫卷,從一個側面印證了改革開放40年積累的基本經驗“是黨和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對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著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必須倍加珍惜、長期堅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

  致敬歷史,“40年來,我們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不斷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協商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40年協商民主的發展不僅豐富了民主的形式、拓展了民主的渠道,而且加深了民主的內涵、揭示了人民民主的真諦,進而推動協商民主在中華大地煥發出蓬勃生機和強大活力。特別是作為七種協商方式之首的政黨協商,開啟了改革開放40年我國新型政黨制度的歷史畫卷的嶄新篇章。

  致敬歷史,“40年來,我們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勇敢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各方面創新”。改革開放的40年是我國新型政黨制度規範化、制度化創新發展的40年。多黨合作制度的規範性文件從無到有、從廣義的制度化向具體的規範化、制度化的縱深方向發展。改革開放40年,多黨合作基本方針從“八字方針”發展為“十六字方針”;對民主黨派“參政黨”的準確定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的明確定性;我國政黨制度是“新型政黨制度”,具有“三新”的獨特政治優勢的論斷……一步步解放思想,一個個理論創新,以不可辯駁的事實彰顯了我國新型政黨制度鮮活的生命力,同時,為世界貢獻了中國智慧。

  宣誓未來,“必須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不斷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我國新型政黨制度的首要前提就是中國共産黨領導。堅持黨的領導是40年改革開放我國新型政黨制度不斷發展完善的重要保證和寶貴經驗。改革開放再出發,就要堅定不移地堅持黨的領導不動搖。

  宣誓未來,“必須堅持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發揮和增強我國制度優勢。”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作為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具有廣泛代表的優勢、推動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的優勢。改革開放再出發,就要在多黨合作的實踐中,更好的發揮政黨制度的效能,把我國新型政黨制度的強大政治優勢充分彰顯出來。

  致敬歷史,“改革開放已走過千山萬水”,我們“幹出了一片新天地”,我們無比自豪,無上光榮。改革開放40年,我國新型政黨制度的歷史畫卷波瀾壯闊。

  宣誓未來,我們“面前的使命更光榮、任務更艱巨、挑戰更嚴峻、工作更偉大”,我們豪情滿懷,信心百倍。我國新型政黨制度的巨幅畫卷已經擘畫,它的未來定將更加壯美。

  《光明日報》( 2019年01月30日 05版)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