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火車站:民俗文化溫暖回家旅程
光明日報記者 張哲浩 光明日報通訊員 張玉靜
“小剪刀,咔嚓嚓,奶奶在家剪窗花,剪朵梅花五個瓣、剪只喜鵲叫喳喳……”小年來臨,西安火車站廣場上張燈結綵,剪窗花、做花饃、捏面人、畫糖畫,讓旅客在春運路上感受濃濃年味!
臘月二十三是北方地區傳統的農曆小年,距離春節只有七天,在外奔波的遊子們收拾行囊趕往家鄉,所有的安排都自動切換成過年模式。
“‘過小年’又稱‘祭灶王’,舉行祭灶儀式,祈求著來年的順遂、平安。陜西還有著貼窗花、做花饃、吃餃子、瓊鍋糖、年豬、八大碗等地方習俗。”西安火車站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
“聽姥姥説,陜西以前有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産,今天我就在西安火車站看到了四個非物質文化遺産,這個就是其中一個——剪窗花。它剪的是四個老虎,栩栩如生,非常好玩。還有畫糖畫、捏泥塑、捏糖人等非物質文化遺産,我屬猴子,叔叔給我捏了一個猴子,我特別開心。”一位外地遊客高興地説。
為弘揚傳統民俗文化,讓回鄉的遊子和遊客充分感受陜西濃濃的年味兒,作為城市窗口的西安火車站,在小年返鄉客流高峰時段,專門邀請了陜西非物質文化遺産協會的民間藝人現場剪窗花、捏面人、畫糖畫,與小朋友們互動。活動現場飄著的陣陣焦糖香,吸引大量旅客駐足,正在候車的小旅客們更是蜂擁而至。
“西安火車站舉辦的這個活動讓我找到了兒時的感覺,找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根。‘西安年最中國’。”提著大包小包正在準備回家過年的寶雞人馬先生説。
《光明日報》( 2019年01月29日 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