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工信部:三措並舉推動工業對外開放 中國仍然並將長期是外商投資的熱土

2019-01-29 14:36: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央視網消息:1月2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2018年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新聞發佈會。工業和資訊化部部長苗圩在答記者問時説,我們有巨大的國內市場,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記者:我國承諾將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請問在工業領域我國的開放程度如何?今後將會有哪些繼續擴大開放的舉措?

  苗圩:回顧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製造業在不斷開放的環境下發展壯大。按照對外開放的總體部署,我們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去年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宣佈的擴大開放政策,製造業對外開放的步伐不斷加快。

  2018年,我們修訂出臺了外商投資準入的兩個負面清單,飛機製造、船舶建造和汽車都制定了對外開放的時間表。同時,還取消了稀土等礦産資源冶煉環節對外資的限制。現在在準入環節,一般製造業已經全部對外開放,即使像汽車行業目前沒有全部開放,也制定了時間表,最遲到2022年實現全面對外資開放。

  除了準入環節,去年進一步下調了進口工業産品關稅。拿汽車來説,過去整車進口關稅是25%,去年一下就降低了10個百分點,現在整車進口關稅是15%。汽車零部件進口關稅原來是15%,去年降到了6%,這個幅度還是很大的。例如,有8千多種工業類産品,按照稅號都不同幅度降低了關稅。現在關稅總水準已經大大低於全球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準,甚至接近某些發達國家平均水準。

  在全球直接外商投資,就是FDI下降超過40%的情況下,中國製造業實際利用外資卻保持較快增長。今年1月7日特斯拉上海新能源汽車項目的開工建設,成為對外進一步開放的首批直接受益者。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要求,從以下幾方面推動工業對外開放:

  第一,全面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落實好已經承諾的飛機、船舶、汽車、電信等領域的開放政策。

  第二,進一步研究工業、通信業進一步開放措施,比如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範圍,推動重大外資項目加快落地實施。

  第三,進一步修訂産業政策,堅持對內資外資企業在中國發展一視同仁的原則。同時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取消負面清單以外領域對外投資的各種準入限制,構建起內外一致、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總體上,中國仍然並將長期是外商投資的一片熱土,我們有巨大的國內市場,有很大的發展潛力,我們也歡迎各國企業進一步擴大在中國的投資,我們將會創造更好的環境來服務這些企業,使這些企業能夠共用我們的發展成果。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