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奮力開創新局——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推動東北全面振興述評之一

2019-01-28 18:06: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瀋陽1月28日電 題:奮力開創新局——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推動東北全面振興述評之一

  新華社記者徐揚、段續、汪偉、強勇
  滾石上山,何其艱險;爬坡過坎,何其艱辛。
  新年伊始,東北三省兩會正相繼召開,向外界傳遞出一個共同的強烈聲音: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以新氣象新擔當新作為開創新局面。
  新氣象:輕舟正過萬重山
  隆冬時節,東北大地滴水成冰。
  “心裏著急,現在的難題是産能追不上訂單。”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內,光洋科技集團董事長于德海有些“上火”。
  “我們要打造中國最大的地下工廠。”他指著一處依山而建的廠房説,項目投資超過20億元,相當於30多個標準足球場大小,設備開春就入場,未來這裡將為生産機床提供恒溫恒濕的環境。
  冷中有熱,機遇在前。
  在遼寧西部的朝陽市通美晶體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們正在密封砷化鎵晶體反應容器,介面處不時迸出耀眼的火花。這家高科技公司去年從北京搬遷而來,全部投産後年産值可達6億元。
  公司負責人胡成斌説:“我們看好京沈高鐵開通後朝陽的交通優勢。”據悉,包括通美在內,已有400多個來自京津冀的項目簽約朝陽。
  增長的馬達開動起來就熱氣騰騰。經初步統計,2018年,遼寧、吉林、黑龍江GDP增速分別實現5.7%、4.5%和5%左右。其中,遼寧省連續8個季度實現正增長,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8%,繼續保持在全國第三位,效益水準持續向好。
  中國東北振興研究院副院長李凱説,東北經濟進入了恢復性增長的新階段。在李凱看來,上揚的核心因素就是中央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的實施。
  風吹浪打間,大連長興島一派忙碌景象。
  2018年12月26日,東北振興的重大産業項目——恒力2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在長興島正式投料開車。恒力集團項目全部投産後,預計實現年産值3000億元,將成為大連新的經濟增長引擎。
  這個重大工程是國家發展改革委確定的“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振興三年滾動重點推進項目”之一。2016年以來,從《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到《國務院關於深入推進實施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加快推動東北地區經濟企穩向好若干重要舉措的意見》,從“六省八市對口合作”到“新一輪東北振興三年滾動計劃”,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就實施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打出了一套政策的組合拳。
  2018年9月底,習近平總書記再次來到東北三省考察,主持召開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併發表重要講話,就推進東北全面振興作出了新的全面部署,為老工業基地涅槃重生掌舵定向。
  前所未有的機遇擺在東北面前。東北,正闖關奪隘,激流勇進。
  新擔當:老幹新枝吐芳華
  位於長春的中國一汽,中國汽車工業的搖籃。
  2018年11月30日是一個值得記憶的日子——一汽解放第700萬輛解放卡車下線。
  從60多年前的大鼻子汽車,到現在每5分鐘下線一輛的“擎天柱”,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胡漢傑説,“解放”早已脫胎換骨,重卡供不應求。
  “我們也曾遭遇過短暫低谷,被擠出行業前三,但通過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016年重新回到國內重卡第一的位置,且一直保持到現在。”胡漢傑説。
  “解放”靠改革解放了生産力,獲得了新活力。在東北,許多“大塊頭”企業都因改革在過去一年有不俗的表現。中車長客股份、通鋼集團、吉林化纖等一批骨幹企業2018年前三季度工業産值同比增長15.1%、57%、28%。
  在本鋼,板材熱連軋廠1700生産線上,通紅的鋼板次第通過軋鋼設備,出口韓國、巴基斯坦的熱軋産品讓生産線滿負荷運轉。為上海通用、一汽大眾、華晨等知名汽車廠商生産的訂單也在排隊。
  本鋼集團董事長陳繼壯説,近年來,本鋼刀刃向內抓改革,目光向“新”抓研發。在産品創新上,從全球最高等級強度2000MPa超高強韌性熱衝壓成型鋼的成功研製,到世界最寬幅超薄汽車用鋼的批量生産,本鋼集團緊跟前沿技術,圍繞市場需求進行創新。
  大慶油田2018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分別同比增長15.39%、184.63%,創2015年以來同期最高水準。
  大慶油田正在走向資源枯竭,為何效益逆勢上升?油田一位負責人説,面對資源枯竭,大慶油田一方面通過科技創新提高採油率,積極拓展天然氣等其他能源開採;另一方面,努力開展國際能源合作,彌補國內産能下降。
  “國有企業地位重要、作用關鍵、不可替代,是黨和國家的重要依靠力量。”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言猶在耳。“大塊頭們”是東北的頂梁柱。在東北全面振興的征程中,“四梁八柱”要穩,更要以新的擔當撐起中國工業的脊梁。
  新作為:東風吹水綠參差
  去年德國漢諾威工博會上,直徑超過1米、在滿油的情況下可連續飛行300公里的大型無人機,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目光,諮詢的人們絡繹不絕。鮮為人知的是,這款無人機來自遙遠的遼寧瀋陽。
  “這款多旋翼無人機解決了載荷小、航時短的難題,已經有7家公司有了初步的合作意向。”遼寧壯龍無人機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黎説,公司成立不到3年,銷量每年上一個大臺階,今年銷售額有望突破億元大關。
  “儘快形成多點支撐、多業並舉、多元發展的産業發展格局。”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託。
  “一柱擎天”“二人轉”是東北經濟的沉疴痼疾。“多點支撐、多業並舉、多元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就東北如何培育壯大新動能開出了藥方,“要依靠創新把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堅持鳳凰涅槃、騰籠換鳥,積極扶持新興産業加快發展”。
  2018年,經初步統計,遼寧、黑龍江兩省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9.8%和11.2%,吉林省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小巨人企業數量分別增長69.8%、161.1%。新動能正在快速成長,新業態正在悄然佈局。
  在遼寧鞍山,麥格納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産車間內,公司研發的新式軸承上,兩個金屬片在永磁材料作用下隔空共轉,沒有摩擦無需潤滑油。2017年企業産值1.3億元,2018年預計實現産值3億元。
  在長春,高新企業的發展帶領整個高新技術行業用電量躍升,“2018年科研和技術服務業用電量同比增長超過23%。”長春供電公司發策部主任焦明曦説。
  支援企業成為技術創新主體,支援科技型企業積極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在一系列政策組合拳推動下,近兩年哈爾濱市平均每天誕生3.5戶科技企業,創歷史新高。以光生物安全照明設備為拳頭産品的哈爾濱工大光電科技有限公司,雖然産品技術含量十足,但因為缺少資金,一度發展緩慢。2015年企業銷售額僅200多萬元。2016年,由於有哈爾濱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的投入,企業産能迅速擴大,去年銷售額預計突破1億元。
  經過幾年的培育,機器人、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産業在東北進入了拔節生長狀態。2018年前三季度,黑龍江省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5%,提高7.8個百分點。其中,新能源汽車産量增長35.6%,工業機器人産量增長1.1倍。
  參天大樹都是從幼苗長起來的。東北的新産業、新業態就像星星之火,正在點燃可期的未來。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