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寒假遭“催婚”年輕人的苦惱並不是矯情
春節臨近,許多離家在外的年輕人心情都很複雜。一方面,他們為自己終於能在拼搏一年之後回家與親人團聚而感到開心,另一方面,春節檔“催婚大戲”讓他們感到憂慮。不用問,七大姑八大姨等“群演”已在趕來的路上,父母長輩窮追不捨,任何場合都能“植入”一兩句催婚的話,比廣告公司水準還高。年輕人好不容易回趟家,卻要受這番對待,自然很是苦惱。“催婚”也因此成了近幾年春節裏困擾年輕人的難題。
我也有“被催婚”的個人經驗。最早在大三寒假回家的時候。當時,媽媽突然問我:“你們學院女生很多,有沒有看上哪個?”一下子讓我不知道該説什麼好。這僅僅是個開始,隨著我的年齡增長,這種詢問的頻率開始飆漲。每年例行的親戚聚會上,有不少親戚半開玩笑、半是認真地問著這個問題,令人難以招架。
“催婚”來勢洶洶,讓無數青年競“折腰”。這一話題之所以總在兩代人之間造成衝突與矛盾,本質上是因為這涉及了兩代人的觀念衝突。在婚姻問題上,兩代人之間的矛盾體現了觀念的差異。上一代人的觀念,根植于他們那一代人的成長環境,而在嶄新環境下成長起來的新一代,則有完全不同的想法。
過去,受限于交通和通信條件,年輕人能夠交往和了解到的人和事極其有限,因此他們往往都是通過關係人介紹等方式,在較為熟悉環境中尋找戀愛對象,進而談婚論嫁。在他們看來,“找對象”這件事理應是年紀到了,就該水到渠成,因此很難理解年輕人為什麼會為此感到糾結。
作為資訊時代的原住民,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走出了熟悉的環境,選擇到其他城市求學務工,在戀愛上也有了更廣闊的選擇空間,獲得更多“找到真愛”的機會。但是,年輕人對尋找婚戀對象的標準也不斷提高。忙碌的生活也讓很多人沒法投入太多精力完成這件“大事”。年輕人並非不想婚戀,而很可能是“有心無力”。對家長而言,他們卻很難理解年輕人對婚戀的不同追求,很容易將他們的苦惱視為“矯情”。
很長一段時間裏,中國人都將“家庭安穩”視作人生的重要信條,畢業了就要找份工作,成家生子。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結婚似乎是人生必須邁過的一道“坎”。在父母眼中,未婚子女的“不穩定性”,會隨著年歲的增長給他們帶來越來越多的焦慮。到了年齡還沒對象結婚的年輕人,在他們眼裏顯得很“不安穩”,因此自然會成為 “重點關注對象”。在他們看來,“催婚”其實是一種善意的關切,但年輕人對此同樣難以理解。
當下,愛情、婚姻與家庭的概念正在逐漸分離,各種新觀念層出不窮。這使得個人在婚戀上的選擇空間得到了巨大的拓展。不婚主義、多元性向……每個年輕人都可能有自己的特殊選擇,而不一定要走向家長心目中那條結婚生子的“康莊大道”。因此,許多家長的擔憂雖然出自善意,但實際上也確實有些“多餘”。
今天的年輕人就算是下定了決心,要找個合適的人結婚生子,他們的擇偶流程與擇偶標準,也和長輩有很大的不同。2017年,一份青年婚戀觀報告就指出,近八成適婚男女認為“三觀一致”是擇偶標準的首選。這樣的婚戀觀,使得他們需要更多時間來找到“合適的那個人”,這個過程是“催不得”的。因此,家長也要小心自己“好心辦壞事”,打亂了子女的婚戀節奏。
上一代人更認可家庭結構中存在的權力關係。孩子不論到了多少歲,在父母眼中都是小孩子,父母長輩都有權力管著,他們也習慣性地認為自己相較于晚輩有更多的經歷,有更大的話語權。但是,我們這一輩人更看重平等的人際關係,即便是父母,也有不想與他們談的“私事兒”。這種對於家庭結構的不同理解,也是兩代人之間衝突的焦點。
從這些角度上看,“催婚”現象的背後,其實有著一連串的觀念衝突。這些觀念衝突在短時間內很難完全化解。要讓兩代人能夠充分互相理解,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互動與真誠的溝通,要實現這一點,還需整個社會不懈努力。(林俊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