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劉英:“赤心獻革命,決然無返顧”

2019-01-21 13:11:00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字號

 

  劉英,原名劉聲沐,1905年生於江西瑞金一個貧農家庭。1929年4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9月加入中國共産黨。先後任連政治指導員、營政治委員、團政治處主任、團政治委員。1931年12月任紅5軍團第15軍44師政治委員。1934年1月任紅5軍團34師政治部主任,後任紅7軍團政治部主任。參加了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身經百戰,屢建戰功。在第一次反“圍剿”戰鬥中,為掩護部隊撤退,曾獨自抱著一挺機槍斷後,直到戰友全部撤出戰鬥。

  1934年7月起,劉英任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政治部主任、紅10軍團第19師政治委員、軍團軍政委員會委員、軍團政治部主任,隨部轉戰閩浙皖贛邊。1935年1月,紅10軍團在贛東北懷玉山區遭敵重兵包圍堵擊,大部分指戰員捐軀沙場,方志敏受傷被俘。2月,身負重傷的劉英奉中共中央指示與粟裕率余部組成挺進師,任師政治委員和政治委員會書記,率部進入浙江南部,在國民黨統治的腹心地區,先後領導開闢浙西南、浙南遊擊根據地。

  全國抗戰爆發後,劉英歷任中共浙江省委書記、中共中央華中局委員、華中局特派員,指導閩浙贛地區革命鬥爭。他積極開展恢復和發展黨組織,宣傳和組織抗日救亡,鞏固和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等多項工作,卓有成效,受到各界愛國人士的矚目。周恩來曾稱讚:“在東南戰場上,浙江是站在前進的地位,是值得其他各省仿傚的。”1942年2月,因叛徒出賣,劉英在溫州被國民黨反動當局逮捕,在獄中受盡折磨,但他堅貞不屈。同年5月18日于永康方岩馬頭山麓英勇就義,時年37歲。

  文/新華社記者 林 浩

  (據新華社電)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