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發揮天津綜合優勢 實現高品質發展

2019-01-21 11:11:00
來源:天津日報
字號

  2016年之後,天津經濟和全國一樣呈現出發展速度換擋,經濟發展中品質、效益、動力轉換加快,增長方式脫胎換骨的態勢。此時此刻,經濟發展進入調整期,更需要從歷史的角度,從長遠發展趨勢看待天津的綜合優勢,堅定繼續走好高品質發展之路的信心。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形勢的判斷需要進一步引起足夠重視,“經濟運作穩中有變、變中有憂,外部環境複雜嚴峻,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的重大判斷,對天津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對品質、效益、動力的轉換提出了更高要求。從歷史發展角度看,在工業化中期乃至後期曾經擔當大任業績突出的地區,向後工業化轉變時面臨的結構調整壓力無疑會更大。天津市歷史上長期擁有的重化工産業基地和裝備製造業發達的優勢,在由重資産向輕資産城市演變中,需要刀刃對內、壯士斷腕的痛楚也會更加深刻。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在困難和挑戰面前,保持定力和信心無比重要。

  天津發展的綜合優勢

  在邁向高品質發展進程中,我市無疑繼續擁有著很好的綜合優勢:

  一是中央對天津的信任和期待給了天津高品質發展以信心和動力。在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進入中高速發展階段之始,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5月天津考察時,就針對天津今後發展提出了“三個著力”的要求,希望天津在新形勢下“要著力提高發展品質和效益、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加快打造美麗天津”。黨中央對天津情況的深刻了解和“量身定制”的發展期望,為我市今後走好高品質發展之路指明瞭方向,凝聚了人心,鼓舞了信心。

  二是多重政策紅利釋放仍在延續為加速轉型提供了難得的窗口機遇期。濱海新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雙創新區、北方第一個自由貿易試驗區、京津冀協同發展、“一帶一路”倡議,各種創新發展政策在天津匯集,各种先行先試的權力給天津以偌大的改革空間和率先開放的機遇。天津在迎接挑戰時既有著“尚方寶劍”,可以借助開放倒逼改革加速,又可以充分依靠率先改革加快轉型發展。

  三是良好的政務環境和營商環境為天津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條件。天津市在《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2018》評估中位列第七,其中,天津政務環境在全國位列第三,金融服務環境排在第四。從《中國城市創新競爭力(2018)》中國各個城市創新競爭力評價結果看,天津的創新競爭力在全國排名第四,其中,“創新基礎競爭力”和“創新投入競爭力”以及“創新可持續發展競爭力”三大指標評價中都比較靠前,這些數據既肯定了天津這幾年埋頭苦幹的成效,也堅定了我們繼續走高品質發展之路的信心。可以堅信,當創新競爭力成為一個城市的發展潛力和特色時,這個城市就會繼續走向輝煌。

  四是城市固有的優勢和發展潛力為天津下一步“變道衝刺”奠定了深厚基礎。天津經濟發展處在深度調整期,但是天津已經擁有的優勢和發展潛力並沒有失去。天津擁有良好的區位優勢,天津港仍然在中國北方特別是京津冀地區處在龍頭地位;天津的工業基礎雄厚,發展先進製造業的物質基礎和人才儲備還繼續擁有領先優勢;主動對外開放服務對接國際標準,是天津改革開放多年走在全國前列的重要一招;天津科教發達人才聚集度高,法治城市建設走在全國前列;市委第十一屆五次全會通過的《關於進一步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簡稱19條)與之前已經實施的“津八條”和“一制三化”、海河英才計劃等重大政策一起,正在形成合力,讓天津原有優勢不斷得到鞏固,潛力不斷得到釋放。只要我們越是在困難階段,越能保持戰略定力和敢打必勝的決心,真正從習慣以GDP數量增長論英雄的窠臼中解放出來,“變道衝刺”,就一定會讓優勢變成優異,讓潛力轉為實力。

  天津高品質發展著力點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天津在2019年正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也是實施負重前行、滾石上山的戰略性調整至關重要的一年。面對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面對穩中有變、變中有憂、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態勢,可以説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要打好高品質發展這一仗,需要繼續做好以下幾點:

  一、自我解放,放棄熟悉的“打法”,主動沿著高品質發展方向“變道衝刺”。自我解放意味著不能用老觀點和舊思路看待新問題。用老思路看待新困難,就會感到無所適從甚至心灰意冷,在沮喪和失望中看不到出路。只有從老觀點和舊思路的羈絆中解脫出來,才能發現“辦法總比困難多”;自我解放也意味著要充分認識發展方式轉變的艱巨性和複雜性,防止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從沉迷于曾經的數字輝煌,到複雜局面前的不知所措,再到“畢其功於一役”的簡單衝動,這些都不利於打好高品質發展這一仗。放棄“熟悉的打法”,意味著我們必須擺脫禁錮我們創新的窠臼,樹立新理念,學習新方法,運用新招數,“變道衝刺”,意味著必須通過推動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高度融合,促進新技術、新組織形式、新産業集群的産生和發展。意味著要以現代綠色産業支撐高品質發展,以智慧科技産業為主攻方向,發展綠色低碳迴圈經濟。意味著要在“鞏固、增強、提升、暢通”上下功夫。通過産品品質提高、生産過程清潔高效、企業效益和每人平均增加值不斷提升、實體經濟成本顯著降低等措施,讓天津先進製造業基地的定位得到進一步體現。發展思路變化必然導致發展路徑改變,擺脫原有窠臼,主動沿著高品質發展方向“變道衝刺”是我們經濟工作的必然選擇。

  二、瞄準短板,以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為突破口打造改革開放先行區。要充分認識到,天津即便在負重前行中也有著良好的發展潛力。發展潛力中很重要一條,就是天津擁有良好的政務環境和營商環境。在堅定走高品質發展道路、迎難而上的過程中,堅持用改革的方法,特別是用市場化和法治化手段去解決發展中的問題,是必須遵守的原則。實現高品質發展的落腳點在企業,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也必須通過一個個微觀主體來實現。市委第十一屆五次全會決議把營商環境的完善作為突破口,意義重大。要突破就要找短板。例如,我市在城市創新競爭力評價五項一級指標中,最不盡如人意的是城市創新産出競爭力排名16,與名列前茅的城市創新基礎競爭力位列第4位、城市創新投入競爭力也位列第6位形成巨大反差。創新産出競爭力滯後,既是發展的短板,也是今後提升的潛力所在。只要天津的營商環境不斷改善,天津作為改革開放先行區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就會不斷顯現,以“天津創造”“天津品質”“天津品牌”為聚焦點的新城市形象就會享譽全國,走向世界。

  三、把握時機,讓自貿試驗區建設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不斷形成牽引力和推動力。客觀地説,天津在實現高品質發展的路程中“握著一手好牌”,有著很好的機遇和基礎。中國改革開放40年中,近20年來的中央重大的區域改革開放試點政策都沒有忘記天津。特別是自貿試驗區建設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提出,為天津高品質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國家經濟形勢複雜多變和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為天津經濟轉型走高品質發展之路,提供了難得的歷史窗口期。危機既是“危”,也是“機”,只要我們不斷深入理解加快探索,變“危”為“機”,自貿試驗區賦予的率先改革開放試驗權,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賦予的區域協同改革探索權,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賦予的自主創新先行先試權,都會對天津走高品質發展之路形成重大的牽引力和推動力。

  四、完善容錯糾錯機制,進一步營造幹部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良好氛圍。常言説得好,“對失敗的容忍是激勵創新的必要條件”。在新形勢下,幹部一方面要樹立“拎著烏紗帽幹事,不捂著烏紗帽做官”的思想,在重大歷史關頭,在經濟轉型和社會發展進入深水區時不能瞻前顧後、裹足不前;另一方面,也有必要按照中央《關於進一步激勵廣大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意見》的要求,進一步完善容錯糾錯機制,為想幹事的人撐腰、為敢擔當的人鼓勁。落實文件精神,把幹部在推進改革中因缺乏經驗、先行先試出現的失誤和錯誤,同明知故犯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把上級尚無明確限制的探索性試驗中的失誤和錯誤,同上級明令禁止後依然我行我素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把為推動發展的無意過失,同為謀取私利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保護那些作風正派又敢作敢為、銳意進取的幹部。(作者為天津社會科學院城市經濟學首席專家)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