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特朗普遞“妥協”方案欲破僵局,民主黨不買賬

2019-01-21 09:02:00
來源:解放日報
字號

  隨著美國政府部分“停擺”接近一個月,美國總統特朗普似乎“坐不住了”。當地時間1月19日下午,特朗普在白宮就“美國南部邊境的人道主義危機”和“政府部分關門的問題”發表“重大聲明”,提出政府“開門”、獲取邊境墻資金的計劃。但民主黨人卻並不買賬,還抨擊特朗普的提議“沒有誠意”。美國政府“停擺”僵局怎麼破,成為一個難題。

  “有條件”的“讓步”

  特朗普表示,美國在歡迎移民方面有一段自豪的歷史,但移民體系“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遭到了嚴重破壞”。他稱,自己“希望打破僵局,為國會指出一條結束政府‘關門’的道路”。

  特朗普的“打破僵局”方案主要包括擴大對兩類群體的保護,一類是適用於“童年抵美者暫緩遣返(DACA)”計劃的年輕人,一類是“臨時保護身份(TPS)”下的個人。

  DACA計劃由上任總統奧巴馬于2012年啟動。2017年9月,特朗普就職後,曾下令廢止DACA計劃,給予國會六個月制定替代方案,但國會並未如期達成協定。如今,特朗普提出將DACA延長三年,使“追夢人”可繼續在美國合法工作。至於TPS制度,特朗普也提出將這部分人的簽證有效期延長三年。此前,他對這一制度持反對態度。

  特朗普的“讓步”也是“有條件”的。他仍然沒有放棄57億美元的邊境建墻融資需求,並再次闡述建墻理由。不過,特朗普口吻似乎有所軟化,強調並非必須是“一個連續的結構”,而是在“高度優先地區”修建“鋼鐵屏障”。

  除此之外,他還提議:提供8億美元緊急人道主義援助、斥資8.05億美元用於邊境毒品檢測技術、增加2750名邊境巡邏和執法人員、增加75個新的移民法官團隊等。

  “不願在槍口下談判”

  特朗普的提議被不少媒體視為做出“妥協”,特朗普自己也稱提議“合理、符合常識、做出大量妥協”,將“建立信任和善意”。不料,民主黨人卻並不買賬,甚至“提前打臉”。

  在特朗普講話前,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就發表聲明,稱這些提議是“之前被拒絕的倡議的彙編,每一項都不可接受,總體上無法代表恢復人民生活確定性的真誠努力,不可能在眾議院獲得通過”。

  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堅持其黨派立場:先開門再談判。他稱,特朗普“一手”奪走了“追夢人”和TPS身份保護,如今又提供一些保護,“這並不是妥協,而是變本加厲的人質劫持”。

  特朗普則不甘示弱,表示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接下來一週將對該法案進行投票。而該法案若要通過,需要民主黨人進行配合。

  美聯社指出,此舉是白宮希望向民主黨人施壓而邁出的重要一步。在共和黨人看來,白宮正伸出橄欖枝,試圖與拒絕坐到談判桌前的對手進行真誠談判。但民主黨人卻不為所動,甚至溫和派的民主黨人上周也拒絕特朗普共進午餐的邀請。有共和黨人認為,民主黨人此舉表明他們對解決僵局一點也不認真。

  但民主黨人也很委屈,他們認為政府的努力“並不真誠”,因為過去他們曾拒絕過政府的類似提議。特朗普將這一方案定為兩黨解決方案也引起部分民主黨人不滿,他們表示,該方案根本沒有徵求過民主黨人的意見。一位眾議院民主黨高級助手告訴《大西洋月刊》,“民主黨人不願在槍口下談判”。

  如何打破“停擺”僵局

  美國政府此次“停擺”已經刷新歷史紀錄。民調顯示,越來越多的人將政府關門歸咎於特朗普。而民主共和兩黨態度堅決,僵持不下,未來可能出現哪些變化?外媒列舉了可能打破“停擺”僵局的一些選項:

  其一,隨著情況變得更糟糕,特朗普屈服。

  自政府“停擺”以來,不少無薪工作的機場安保人員已選擇離職,一些主要機場的候機樓出現關閉或延誤情況,食品安全等相關機構難以運作,白宮也表示“停擺”對經濟造成的壓力比預想的大,再加上特朗普的民調也受到影響,特朗普可能會選擇“認輸”。去年,特朗普的“骨肉分離”政策引起軒然大波後,他最終宣佈取消這一政策。那麼,在民主黨人越來越不可能讓步、政府長期“停擺”可能拖累美國經濟的情況下,特朗普可能會做出類似之舉。

  不過,這一可能性面臨的最大阻礙來自特朗普的支援者。特朗普若讓步,肯定會面臨保守派評論員的批評。

  其二,特朗普與國會達成協定。

  特朗普一直在會見國會領導人,隨著時間的推移,國會面臨的壓力也在不斷增加。英國廣播公司(BBC)指出,兩黨雖立場堅定,但考慮到政府“停擺”對政府僱員等帶來的巨大影響,公眾對達成協定的壓力也在增加。而最終,可能達成的協議或涉及新的邊境安全資金——這部分資金不會明確表示用於修墻,且兩黨都可以宣佈勝利。

  其三,林賽格雷厄姆方案。

  共和黨參議員格雷厄姆曾提出一個方案,建議特朗普讓政府“暫時開門”三周,以便談判。儘管特朗普拒絕了這一方案,但格雷厄姆並未因此卻步,他與兩黨參議員聯手起草一封信函,要求特朗普暫停政府“關門”,給國會時間以制定協議並進行投票。

  其四,特朗普宣佈國家進入緊急狀態。

  特朗普此前曾多次威脅,有意宣佈國家進入緊急狀態。在國家緊急狀態下,特朗普可以繞過國會,獲得修墻資金。

  不過有分析認為,特朗普此舉面臨不少障礙,比如特朗普必須向國會解釋具體基於哪些條款、美墨邊境局勢是否具備構成緊急狀態的條件等。而且如果特朗普最終宣佈,對國防部和國會之間的關係將會造成“巨大破壞”。目前,這似乎不是特朗普的首選,白宮代理幕僚長米克馬爾瓦尼稱,特朗普堅持認為,最好的辦法是通過立法。

  其五,民主黨屈服。

  過去,民主黨傾向於尋找中間立場和妥協,但這次,民主黨人態度十分強硬。

  BBC記者安東尼澤克爾認為,“關門”可能會拖延下去。特朗普提出的方案是去年他曾摒棄過的一項協議,在民主黨人覺得自己佔據上風的情況下,除非這種情況發生改變,或者總統讓步,否則“停擺”將繼續拖延下去。(見習記者 李雪)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