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美政府停擺刷新歷史最長紀錄 特朗普喊話民主黨:在白宮等你

2019-01-13 09:40: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華盛頓1月12日電 (記者 陳孟統)22天——美國聯邦政府在12日迎來史上最長停擺。由於正值週末和國會休會,這一紀錄至少將被刷新為24天。

  據美國媒體統計,自1976年以來,美國聯邦政府經歷21次“關門”,此前最長紀錄是克林頓執政時期創下的21天,當時的停擺從1995年底持續到1996年初。

  約1/4的美國聯邦政府機構從去年12月22日淩晨開始被迫“關門”。這也導致美國80萬聯邦僱員被迫無薪休假或無薪工作。與此同時,由於政府資金“斷炊”,華盛頓一些博物館、動物園等公益性機構不得不閉門謝客。低收入家庭也將面臨失去政府福利保障的風險。

  此次停擺僵局因逾50億美元的邊境墻預算而起。美國總統特朗普執意要求新一年政府預算要包含這筆資金,但民主黨認為建墻無效且浪費,拒絕讓步。無論在總統與民主黨領袖溝通層面,還是國會兩黨在立法層面,各方均未能就預算案達成一致。

  “我正在白宮等你!”特朗普12日通過社交媒體向民主黨喊話。他説,民主黨人應該回到華盛頓,努力結束政府停擺,同時結束南部邊境可怕的人道主義危機。

  特朗普同時強調,在南部邊境修建隔離墻是自己的競選承諾,也是他之所以贏得選舉的原因。除非民主黨從“假期”中回來,重新開始工作,否則我們將長期處於停擺狀態。

  在政府停擺期間,白宮數次邀請國會領袖舉行磋商,但均無功而返。特朗普則以任內第一次全國電視講話、第一次到白宮新聞發佈廳發表講話等非常規形式,強調邊境安全議題。面對總統的持續施壓,在新年重掌眾議院多數席位的民主黨同樣展現強硬立場,堅持認為總統應該先讓政府“開門”,再繼續討論邊境墻預算問題。

  由於白宮和民主黨分歧嚴重,美國輿論對於政府重新“開門”普遍持悲觀預期。另一方面,對於總統可能宣佈全國緊急狀態以繞過國會獲取建墻資金的猜測,不時見諸報端。

  美國《國會山報》援引共和黨籍參議員麗莎 穆爾科斯基(Lisa Murkowski)的話説,讓政府“關門”不是一種治理,沒有人能從中獲益。這篇報道説,特朗普和國會都應該為政府停擺負責,國會議員們現在希望經濟方面的壓力能讓雙方妥協。

  據白宮此前估計,聯邦政府現在每“停擺”一週,美國經濟就損失約12億美元。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