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更加牢固

2019-01-06 14:19: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 丹

  新時代,舉旗幟是宣傳思想工作的神聖使命。

  “舉旗幟,就是要高舉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旗幟,堅持不懈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推動工作,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深入人心、落地生根。”2018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提出的這一要求,是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遵循。

  在新形勢下,舉旗幟,就要更真切地聆聽人民群眾心聲,更真誠地回應現實需要,讓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踐更好結合,用生動鮮活的語言向廣大人民群眾闡釋我們的光明前景和美好未來。

  2019年第一天,“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正式上線。打開“學習強國”手機客戶端,“學習”“視頻學習”兩大板塊38個頻道一一展現眼前。這裡聚合了大量可以免費閱讀的期刊、古籍、公開課、電影、戲曲、圖書等資料,每位手機用戶都可以通過手機應用商店免費下載使用。

  建設“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是新形勢下強化理論武裝和思想教育的創新探索,也是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宣傳貫徹不斷深入的重要舉措。一年來,這樣的創新舉措還有很多。

  2018年新年伊始,由中央宣傳部理論局組織中央有關部門和專家學者撰寫的《新時代面對面》即與讀者見面。這本書對如何理解黨的十九大的鮮明主題等13個重大問題,作了深入淺出的解釋。許多讀者讀後表示,這本書很接地氣,讀起來就像面對面交談一樣,對深奧理論問題抽絲剝繭,回應大眾關切。在紙質書的基礎上,還製作了音頻線上聽書、掃碼延伸閱讀等欄目,增加了資訊量和傳播力。

  在網際網路上,“構建網上網下同心圓,更好凝聚社會共識,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成為大家共同的追求。在媒體融合發展的大背景下,傳統媒體正在打破自身局限、轉型升級,不僅用手中的筆,更用視頻、VR、無人機等現代技術,創新傳播手段與傳播方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多元的文化需求。

  舉旗幟,就是要讓群眾看到前進的方向。聆聽群眾心聲,才能讓旗幟所指的方向深入人心。在很多地方,新時代農民講習所越來越被農民所接納和喜愛:在廣西靖西市,在貴州畢節市,幹部一邊與群眾一起勞動,一邊用老百姓能聽懂的語言傳遞黨的好政策。這種幹部與群眾面對面交流的方式,既提升了幹部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又能讓群眾更了解幹部的工作狀態,幹群關係更加融洽。

  “首都百萬師生同上一堂課”“學習新思想千萬師生同上一堂課”……高校黨委書記、校長、長江學者、著名馬克思主義理論專家和優秀思想政治工作骨幹等相關專家,分別針對高校教師和學生兩個群體授課,在高校持續掀起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熱潮。

  宣傳思想工作,做的是人的工作。人在哪,工作就要做到哪。民族的復興,關鍵在精神。做好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就是要讓黨的旗幟高高飄揚,讓全黨全國人民同心同德團結奮鬥,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和強大精神力量。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