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美民主黨女將打響美大選第一槍 被稱為中産階級的勵志典範

2019-01-03 11:10: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溫燕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劉皓然】在宣佈競選2020年美國總統後,伊麗莎白沃倫迅速邁出競選活動的第一步,她于1日宣佈將在本週末開啟艾奧瓦州“四城訪問”之旅。這位特朗普的勁敵不僅是國會位高權重的實力派,更是代表美國中産階級的“勵志典範”,其生平經歷、主要政見、選民基礎幾乎與現任總統全然相左,這種極其尖銳的對立導致二者長期正面開“懟”、短兵相接。就在參選宣言放出不久,華盛頓上下已經瀰漫出濃濃的火藥味:當被問及如何看待沃倫的選情時,特朗普不屑地回應:“問她的精神病大夫去!”

  代表中産,高調發聲

  美國《國會山報》1日報道,2018年12月31日,沃倫在一短視頻中放出了備戰2020年大選的重磅消息。她在視頻中證實,選舉籌款委員會正在籌建中——這是角逐總統寶座的第一步,成為首位“動真格”的重量級民主黨人士。

  “美國的中産階級正在受到攻擊”。沃倫在參選視頻中釋放出了清晰的信號,表達自己要為美國的中産階層、普通勞動者利益服務的意願,同時將矛頭直指美國現任政府,認為它已經淪為專為權貴階層效力的工具。在美國輿論看來,沃倫著力將自己刻畫為普通的“職場媽媽”,為生計奔波、兼顧工作和家庭,容易引發廣泛共鳴,跟特朗普這類“這輩子都沒給孩子換過尿布”的富豪恰成鮮明對比。2日,沃倫發推文稱要將自己的工資捐給一個非營利組織,與7000多名已經沒有工資可拿的馬薩諸塞州政府公務員同進退。此舉著實酸了特朗普一把。

  參選總統,早有安排

  現年69歲的沃倫出生在俄克拉荷馬州一個普通家庭,父親是一名推銷員。按她自己的話,她家的生活水準僅處於“中産階級邊緣”“得用指甲牢牢摳住才不至於墜落”。12歲那年,父親不幸患病,花費巨大,家庭生活跌入谷底。為貼補家用,她在13歲時就不得不去餐館打工。

  沃倫的求學之路也是一波三折。16歲時,她憑藉出色的辯論能力獲得喬治華盛頓大學的獎學金,但因急於嫁人,她只讀兩年就中斷了學業。婚後,沃倫一邊帶娃、一邊艱難完成法學院的學業,並考取了律師資格。她從起草遺囑這類簡單的法律諮詢工作做起,一直做到了哈佛大學法學院教授,尤其擅長破産法。

  美國VOX新聞網稱,2016年大選的民主黨黨內選舉階段,沃倫本受到黨內人士力薦、接替“大勢已去”的參議員桑德斯,但她選擇保存實力、未與希拉裏對戰。特朗普獲勝後,已經處於絕對劣勢的民主黨方面將沃倫安插進參議院軍事委員會進行歷練;而這一招正是為了2020年總統大選埋下的伏筆。

  與特朗普的賭約

  沃倫與特朗普的積怨在特朗普還沒正式就職時就開始了。2016年底,沃倫曾表示要引入一項法案,專門用於解決當選總統的家族生意與政治事業之間的利益衝突問題。《邁阿密先驅報》稱,特朗普與沃倫的一場“賭約”曾受到輿論高度關注。沃倫曾因宣稱自己具有美洲原住民血統而備受質疑,特朗普更是將她稱作“波卡洪塔斯”(電影《風中奇緣》中的女主角,印第安人),一次集會中,特朗普挑釁沃倫説:“如果你能通過測試證明自己是印第安人,我就會自掏腰包拿出100萬捐給你的慈善機構!”沃倫為了與他“爭這口氣”還真跑去做了DNA測試。來自斯坦福大學的測試報告顯示,沃倫的DNA中有印第安人的成分,其家族在6-10代之前有一位家族成員是印第安人。這次賭約實際上以兩敗俱傷結束:特朗普否認有此賭約,被批成是“撒謊的小人”;沃倫則受到印第安人群體的批評,認為她拿這麼一個僅僅證明她DNA中有千分之一印第安血統的報告就宣稱自己是印第安人的做法十分不妥。

  《紐約時報》的文章分析稱,一旦沃倫宣佈參選,就不可避免要面對“DNA認親”事件,這件事情讓她的政治判斷力受到質疑,儘管她因抨擊特朗普和華爾街成為廣受歡迎的平民主義鬥士。當被問到是否後悔做DNA檢測時,這位參議員説,“人們在網上説什麼我管不了,但我會在前往華盛頓的路上繼續披荊斬棘。”

  不過,沃倫面對的黨內競爭對手實力不容小覷。《衛報》1日報道稱,世界上從來不缺想當美國總統的人。美國前副總統拜登、曾擊敗希拉裏的參議員桑德斯都緊盯2020年大選,預計將於近期披露參選計劃。民主黨新星、加州女檢察長賀錦麗、新澤西州參議員科裏布克也極有可能成為有力對手。

  美國《名利場》雜誌稱,沃倫的個人履歷極具説服力——草根出身實現“逆襲”、長期為普通民眾利益發聲,這對共和黨無疑會形成巨大威脅。近期民調顯示,沃倫的支援率為30%左右,排在前副總統拜登(53%)和參議員桑德斯(44%)之後。有輿論認為,目前只是2020年選舉的“大前期”,選情走向有待觀望。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