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開啟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征程(2018年度國際特別報道)

2018-12-31 10:54: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12月29日接受本報記者採訪,回顧一年來在習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取得的成就、展現的亮點,並展望明年外交工作重點。

 

  記者:2018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中央外事工作會議確定了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導地位。您能否介紹一下習近平外交思想尤其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對中國外交的重大指導意義?

 

  王毅:2018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黨和國家的各項事業都取得了重大成就。2018年,也是外交戰線學習貫徹習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一年。中央外事工作會議勝利召開,確立了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導地位,這為進入新時代的中國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同時也為探索解決當今世界各種複雜問題指明瞭方向。

 

  習近平外交思想是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以“十個堅持”明確了新時代中國外交的使命宗旨、根本原則、主要任務和獨特風範,是中國外交理論建設的一次重要飛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外交思想中的核心理念。這一理念弘揚了中華民族世界大同、四海一家的傳統精神,順應了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時代潮流,成為新時代中國外交的一面鮮明旗幟。這一理念超越社會制度和發展階段的不同,站在全人類整體利益的高度審視國與國關係,展現了世界情懷和全球視野,是新時代中國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標。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這一重要構想,已經被寫入了聯合國等重要國際和地區組織的文件,在世界各國中得到廣泛認同與響應,必將對國際關係的走向和人類歷史的未來産生重大和深遠的影響。

 

  記者:今年以來,美國單方面挑起並且不斷升級兩國經貿摩擦,給中美關係帶來了不穩定、不確定性。您如何評價當前的中美關係?

 

  王毅:中美經貿摩擦是美方挑起的,這種單邊主義的做法不符合雙方的利益,不符合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中方為維護國家的正當利益,為了捍衛民族的尊嚴和發展的權利,依法依規做出了必要反應。同時,我們堅持主張按照相互尊重、平等誠信的方式,通過對話協商找到妥善解決問題的辦法。不久前,習近平主席同特朗普總統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期間舉行了成功會晤,雙方進行了深入的戰略溝通,同意推進以協調、合作、穩定為基調的中美關係。雙方就經貿問題進行的討論具有建設性,達成了重要共識,不僅阻止了貿易摩擦的進一步升級,推動問題重回對話協商解決的軌道,也確立了謀求合作共贏的目標。

 

  2019年是中美建交40週年。孔子説:“四十而不惑”。中美交往40年來的教訓和啟示集中到一點就是:合則兩利,鬥則俱傷,合作才是唯一的正確選擇。在中美利益已經高度融合的今天,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時代,雙方應該穿透迷霧,排除干擾,重溫這一寶貴的共識,確立這一不惑的定力。冷戰思維最終只能孤立自己;零和博弈到頭來必將傷及自身。中國將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和平發展的既定方向,堅持與各國實現合作共贏。我們希望美方積極正面地看待中國的發展進步,不要人為去製造新的對手,更要避免自我預言的實現。

 

  記者:和中美關係相比,中俄關係具有高度穩定性,近年來一直保持高水準發展態勢。您對中俄關係前景有何看法?您又怎樣看待中歐關係的發展?

 

  王毅:中俄把彼此視為全面戰略協作夥伴。兩國關係在兩國元首的高度互信和戰略引領下,始終堅如磐石、穩若泰山,正在成為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的戰略平衡力量。中俄關係的穩定性和高水準建立在雙方不斷拓展的共同利益基礎之上,從不針對第三方,也不受第三方因素的影響。

 

  2018年中俄之間保持了密切的高層交往。習近平主席同普京總統多次會晤,雙方的戰略協調與合作不斷加深。明年是中俄建交70週年,雙方將舉辦一系列紀念活動。我們完全可以期待,2019年的中俄關係一定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在推進中俄關係的同時,我們也致力於加強中國同歐洲各領域的合作。2018年是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建立15週年,習近平主席、李克強總理相繼出訪歐洲,英法德等歐洲國家領導人先後訪華,雙方的利益紐帶更加緊密,務實合作更加深入。在支援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在合作應對全球性挑戰等方面,中歐之間達成了廣泛共識,保持著戰略溝通。

 

  記者:您能不能盤點一下中國周邊局勢和中國同周邊國家關係?

 

  王毅:今年我國周邊外交好戲連臺,周邊環境全面向好,成為對外交往中的一大亮點。

 

  在南亞方向,習近平主席與莫迪總理在武漢舉行首次非正式會晤,進行深度戰略溝通,開創了中印高層交往的新模式,增進了彼此的互信和認知,引領中印關係呈現健康穩定發展的新態勢。

 

  在東北亞方向,我們對日本改善兩國關係的意願作出積極回應,雙方開展一系列高層往來,推動兩國關係走出低谷,重回正軌。習近平總書記與金正恩委員長三度會晤,就發展新時代中朝關係達成重要共識,使兩國傳統友誼煥發出新的活力。中日韓合作也重新啟動,打開了東亞合作的新局面。

 

  在東南亞方向,中國和東盟制定戰略夥伴關係2030年願景,彼此關係進入成熟期;瀾湄六國開闢的新型次區域合作務實高效,步入成長期;制定“南海行為準則”的磋商形成單一文本,駛入快車道。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共同維護南海穩定和開展海上合作過程中,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的相互信任明顯增強,對彼此關係的預期也更為積極正面,個別域外國家要在南海挑動事端,已經越來越不能得逞。

 

  記者:2018年,朝鮮半島局勢出現重要轉機。我國在其中發揮了什麼樣的作用?

 

  王毅:中方始終堅持半島實現無核化,堅持半島建立和平機制,堅持通過對話解決問題,我們為此努力了20多年。今年以來,半島局勢終於峰迴路轉,朝鮮領導人做出了致力於半島無核化的戰略決斷,美朝領導人新加坡會晤重啟對話解決問題的進程,朝韓領導人三度會晤推動南北關係快速解凍。這些重要進展完全符合包括美朝在內各方的共同利益,也與中方追求的政策目標相一致。

 

  面對得來不易的和平機遇,我們鼓勵半島北南雙方克服困難,進一步改善關係,把半島局勢真正穩定下來。我們支援美朝兩國相向而行,儘快落實彼此在新加坡聯合聲明中所做的承諾。同時,我們樂見“雙暫停”的局面得以持續,我們期待實現半島無核化與建立和平機制“雙軌並進”,平衡解決好各方的合理關切,這是半島走向長治久安的根本之策。

 

  除了半島核問題,中方還建設性地參與了其他地區熱點的解決。我們同各方一道維護並執行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強調恪守國際承諾、遵守國際協議的必要性。我們提出解決緬甸若開邦問題三階段思路,又與緬甸和孟加拉國兩次舉行三方非正式會晤,推動緬孟就遣返工作達成原則共識。我們提議設立中國、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三方外長對話機制,就推進阿富汗和平進程、開展反恐合作等達成重要共識。我們還積極參與斡旋敘利亞、巴勒斯坦等問題,承擔了應盡的大國責任。

 

  記者:合作共贏是2018年中國外交的突出亮點。您能否介紹一下中國對外合作,特別是“一帶一路”建設、南南合作等取得了哪些重要進展?

 

  王毅:2018年是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帶一路”重大倡議5週年。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5週年座談會上,習近平主席發表重要講話,對共建“一帶一路”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經過一年來努力,共建“一帶一路”朋友圈顯著擴大,又有6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與我國新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總數達到150多個。一批重大項目集中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正秉持合作共贏的理念,向著高品質發展的新階段邁進。

 

  2018年也是中國外交的“南南合作年”。一年來,從中拉、中阿到中非合作論壇,我們同發展中國家集體對話實現了全覆蓋。9月成功召開的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是中非友好大家庭的一次歷史性盛會。中方推出以“八大行動”為核心的上百項對非合作舉措,向世界傳遞了與非洲兄弟姐妹團結協作、命運與共的強烈信號。習近平主席提出不干涉非洲內政、不在對非援助中附加任何政治條件等“五不”原則,樹立了中國對非合作的自律標桿,展示了國際發展合作的道德準則,得到了發展中國家以及國際社會的廣泛歡迎。

 

  記者:國際社會正日益密切關注中國的“全球角色”。請問您如何看待當今國際舞臺上的中國角色、中國形象?

 

  王毅:在經濟全球化遭遇逆風的時候,中國沒有迷惘,也沒有退縮,而是站在歷史發展進步的一邊,更加堅定地邁出擴大對外開放的步伐,更加明確地反對保護主義,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開放與合作,成為2018年中國外交一以貫之的主旋律,也樹立起中國自身在國際舞臺上的角色和形象。

 

  4月,我們舉辦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習近平主席宣佈中國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一系列重大舉措。11月,我們舉行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表明中國支援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願意向世界打開市場、讓各方分享機遇。前不久,黨中央召開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習近平主席發表重要講話,再次向世界表明瞭推進改革開放的決心。中國,將繼續站在世界開放的潮頭,為人類的共同發展繁榮發揮更加建設性的作用。

 

  記者:明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您對明年的外交工作有何展望?

 

  王毅:2019年將迎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這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的重要歷史節點。我們將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外交思想,回顧總結70年中國外交的輝煌歷程和成功經驗,全力做好各個方向的對外工作,為70週年營造更為良好的外部環境。

 

  我們將辦好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獲得更高品質、更高標準、更高水準發展;我們將深入建設全球夥伴關係,保持與大國關係的總體穩定,加強同周邊以及發展中國家的互利合作;我們將踐行中國特色熱點問題解決之道,努力維護地區和國際局勢的穩定;我們將秉持共商共建共用的全球治理觀,深入參與全球治理,堅定支援多邊主義,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我們還將更加積極主動服務國內改革發展,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貢獻。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