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向世界講述當代中國——記中國改革友誼獎章獲得者羅伯特庫恩

2018-12-31 10:54: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紐約12月30日電 題:向世界講述當代中國——記中國改革友誼獎章獲得者羅伯特庫恩

  新華社記者 長遠 楊士龍

  作為一名“中國通”,74歲的羅伯特庫恩不僅能説一口流利的普通話,還酷愛打中國的“國球”乒乓球。在過去30年,這位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200多次飛赴中國出差、調研,通過出版書籍和製作紀錄片等,致力於向世界講述一個全面、真實的當代中國。

  在近日舉行的中國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作為全球僅有的十位外國友人之一,庫恩獲頒中國改革友誼獎章,以表彰他在傳播中國故事上作出的貢獻。

  剛從北京返回紐約的庫恩對新華社記者説:“我感到非常榮幸。這個獎對於我來説是一個驚喜,而在人民大會堂領獎則是一次無比輝煌的人生經歷。”

  庫恩與中國的緣分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彼時,已是美國知名神經科學家和投資銀行家的庫恩受邀來華指導科研機構融入市場經濟。在改革開放初見成效的中國,各行各業都迫切希望通過融入世界而更上層樓。

  “我到中國沒多久,就被中國人民身上那種學習熱情和對改善物質、精神文明生活的渴望感染了。我感覺中國會對未來世界至關重要。”庫恩回憶説。

  之後,庫恩不斷往返于中美兩國,在為中國日新月異的變化而興奮欣喜同時,也越來越對美國民眾對中國的刻板印象和媒體對中國的持續誤讀感到失望,因為這與他親眼所見的中國完全脫節。2000年,他賣掉了自己在美國創辦的並購公司,決心致力於向世界呈現一個不斷發展和進步的中國。

  隨後幾年,庫恩以中國共産黨及其領導的改革開放事業為主線,寫作出版了《中國領導人是如何思考的》等書。2008年,他出版了《中國30年:人類社會的一次偉大變遷》一書,對改革開放歷程作了生動深刻的描述,被認為是“中國故事國際表達的範例”。

  此外,庫恩還作為專業製片人和主持人與中國電視臺合作,按照外國受眾的口味打造了《中國面臨的挑戰》《走近中國》等系列紀錄片。他跟隨攝製組走遍中國100多個城市和鄉村,與地方官員交流民情,下田體驗農活、與農民工同吃同住。“如果想向觀眾呈現一個真實的中國故事,第一手資料和親身經歷是非常必要的。”庫恩説。

  節目播出後在中國國內和國際上都大獲好評,庫恩客觀理性的風格刷新了外界對中國的認知,他很快成了許多外國媒體的採訪對象和節目嘉賓,就中國相關話題答疑解惑。

  對於此次獲獎,庫恩認為,這並不僅是對他個人的表彰,還代表了當下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中國對國際傳播的重視,對向世界真實展現自我的渴望。

  如今,庫恩每年有超過三分之一時間在中國調研交流,還在製作一部關於“精準扶貧”的紀錄片。他説,自己有幸親歷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見證了中國轉變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並深度參與全球事務的光輝歷程。

  “當未來的歷史學家書寫今天地球上的故事時,中國的改革開放一定會是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庫恩強調説。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