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堅持科學發展和高品質發展

2018-12-25 10:12: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堅持科學發展和高品質發展

  ——七論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大會重要講話 

  國內生産總值由1978年的3679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82.7萬億元,國內生産總值佔世界生産總值的比重由改革開放之初的1.8%上升到15.2%,高鐵飛馳,巨輪遠航,飛機翱翔,天塹變通途……改革開放40年,中國滄桑巨變的面貌、令人驚嘆的數據,有力地詮釋了“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發展為第一要務”等戰略的正確性。可以説,國人所書寫的“我們時代最偉大的故事”,是以經濟發展的巨大成就為重要支撐的。

  中國人做對了什麼?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給出了答案。他指出:“只有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毫不動搖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應該是科學發展和高品質發展的戰略思想,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才能全面增強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才能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雄厚物質基礎。”

  發展是硬道理,發展也是最大的民意。改革開放再出發,必須堅持以發展為第一要務,不斷增強我國綜合國力。當前,放眼全球,世界經濟正處於從增長動能、全球發展方式、經濟全球化進程到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的一系列深刻轉變;視線收回國內,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發生變化,經濟發展的聚焦點也已經從“有沒有”切換為“好不好”,諸多因素和條件都要求中國由高速增長轉向高品質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把重點放在推動産業結構轉型升級上;大力培育新産業、新動能、新增長極;全面推進體制機制創新……一年多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就推動高品質發展定調子、想路子、出點子,讓“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實現路徑和未來圖景愈加清晰。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所透露的資訊及諸多發展跡象都表明,我國在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上正取得切實成效。

  “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品質發展,這是必須邁過的坎,每個産業、每個企業都要朝著這個方向堅定往前走。”改革開放40年所取得的偉大成就,為推動高品質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前進路上,我們必須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積極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積極擴大內需,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

  動能切換能否無縫銜接,效率變革能否持續到位,取決於科技創新的成效。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科技創新所釋放出的發展活力和動能,將為未來高品質發展增強潛力、拓展空間。“功以才成,業由才廣。”推動高品質發展,還要營造有利於創新發展和凝聚人才的環境,緊緊抓住人才這個第一資源。

  發展之路沒有終點,只有新的起點。在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險的時候,更不能有半點固步自封和絲毫的徘徊徬徨。唯有堅持科學發展和高品質發展,才能在發展大勢中把握住機遇,才能成功應對時代的挑戰,托舉起億萬國人的共同夢想。

  (作者:光明日報評論員)

  《光明日報》( 2018年12月25日 01版)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