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穩字當頭,中國經濟巨輪勢必劈波斬浪

2018-12-24 11:15:00
來源:荔枝網
字號

 

  特約評論員/謝曉剛

  穩中求進,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重要講話,總結2018年經濟工作,深入分析當前經濟形勢,明確了2019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政策取向和重點任務,為我們做好明年經濟工作,以優異成績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指明瞭方向、提供了遵循。(12月23日《人民日報》)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連續第八年將“穩中求進”作為來年中國經濟工作總基調,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

  即將結束的2018年,“穩”字依然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鮮明特點:宏觀經濟穩健運作,品質和效益持續改善,消費對經濟增長拉動作用明顯增強。總的看,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國經濟發展的現狀仍是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依然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貢獻者,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我們朝著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邁出了新的步伐。

  成績來之不易,正如日前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所指出的,三大攻堅戰開局良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改革開放力度加大,穩妥應對中美經貿摩擦,人民生活持續改善,保持了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

  因此,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也應當“要看到經濟運作穩中有變、變中有憂”。外部形勢複雜,“逆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美國挑起全球貿易紛爭並不斷升級中美貿易爭端,令世界經濟和貿易前景蒙上陰影;而國內經濟結構調整陣痛顯現,投資、消費等部分經濟指標增速回落,前段時間民企經營艱難曾引發全社會的關注……而這些都值得我們正視。

  在此背景下,中央強調“增強憂患意識,抓住主要矛盾,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中國發展擁有足夠的韌性、巨大的潛力,經濟長期向好的態勢不會改變,因為我們有讓中國經濟行穩致遠的底氣,制勝的法寶,那就是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在日前舉行的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宣示了“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決心和信心。

  “不畏浮雲遮望眼 ”, 加力減負、補齊短板、促進消費、節用裕民……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擘畫了明年經濟社會發展新圖景。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明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我們堅信,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堅定決心,必將推動中國經濟巨輪劈波斬浪、行穩致遠,也必將給廣大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獲得感。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