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二連浩特:古老驛站煥發新活力

2018-12-20 14:59:00
來源:解放軍報
字號

 

  二連浩特,意為“色彩斑斕的城市”,自古就是草原茶葉之路、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百年馬嘶駝鈴雖已遠去,但是借助改革開放的東風,這個昔日“萬里茶道”上的驛站,已經發展成為中蒙俄經濟走廊上的明珠城市,日益煥發出蓬勃的新活力。

  北部戰區陸軍某邊防旅二連浩特會談會晤站,就坐落在公路口岸與鐵路口岸的正中位置。登上二連浩特口岸觀察哨樓,放眼望去,口岸的繁忙盡收眼底——出入境的貨運車輛,在邊檢通道前排起長龍等待通關;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絡繹不絕出入國門景區;二連浩特國門雄偉的“北”字造型橫跨鐵路雙軌。

  “改革開放為二連浩特帶來了寶貴的發展機遇,也為邊防會談會晤工作注入新動力。”旅政委梁彥平介紹,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由於特殊的國際環境,邊防線上並不平靜。在這樣的背景下,會談會晤工作許多時候都是在緊張的氣氛下開展的。

  隨著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中蒙兩國關係實現正常化後,雙方經貿合作迅速升溫,各地商賈開始雲集二連浩特。蒙古國的畜産、礦産從這裡輸入,我國的糧食、日用品從這裡輸出。二連浩特這座袖珍之城,逐漸發展成為通商重鎮。

  改革開放促進了二連浩特口岸邊境貿易的繁榮發展,也開闢了“國門外交”的新局面,中蒙兩軍會談會晤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同時,持續推進的會談會晤工作,也促進了邊防管段的安全穩定。

  二連浩特會談會晤站參謀兼翻譯王福生告訴記者,中蒙陸路接壤,二連浩特又是交通最為便捷的口岸,因此非法走私、人員偷渡和臨邊越界事件時有發生。但由於雙方通力合作,建立了良好的聯巡聯檢機制,多年來對非法臨邊人員的管控十分有效,會談會晤站也因此多次受到上級表彰。

  改革的車輪滾滾向前。201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後,蒙古國也于2014年提出了“草原之路”倡議,“兩路”自此相遇,對接發展戰略成為雙方共識。

  當年,中蒙一致決定將兩國關係提升至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中蒙兩軍交流水準也水漲船高,中蒙雙方邊界代表首次互邀前往國境縱深城市舉行代表級會談,總結邊界工作,彼此都受益頗多。

  “隨著兩軍交流水準不斷提高,邊防會談會晤的職能也在不斷拓展。”梁彥平介紹,近年來,二連浩特會談會晤站先後15次圓滿完成中蒙互訪活動的會晤聯絡和翻譯保障工作,還和蒙方一起成功舉辦了打擊邊境非法活動聯合演練。

  “經過多年的交流合作,蒙古國東戈壁邊界代表機構與我們就像親兄弟一樣。”在二連浩特會談會晤站從事翻譯工作16年的于曉光介紹,前不久,蒙古國邊防軍一名軍醫因腰椎間盤突出急需進行手術。但因其醫療技術條件有限,無法實施手術,便向中方求助。二連浩特會談會晤站核實情況後立刻向上級報告,並指定專人聯繫醫院、協調醫生、安排病房,全程陪護蒙方軍醫順利完成了手術。

  今年初,根據管邊控邊新形勢,蒙古國邊防軍與我北部戰區陸軍機關正式建立了溝通專線。蒙方來信表示,東戈壁邊界代表機構與二連浩特地段邊界代表機構,一直以來都是中蒙邊防部隊友好交往合作的典範。

  “中蒙是山水相連的友好鄰邦。當前,不斷深化務實合作,加強溝通互信,推動中蒙兩國兩軍關係走深走實,為兩國友好合作提供有力支撐,是我們應盡的職責。”梁彥平感慨地説,二連浩特會談會晤站見證了新時代“國門外交”和祖國北疆強邊興邊的新成就。未來,官兵將通過多種形式的對外交往合作,使會談會晤站在兩國軍事外交中更好地發揮窗口和橋梁作用。(康子湛)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