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日本排擠華為中興必損自身利益

2018-12-11 10:10: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日本政府10日做出的一項決定,被共同社等媒體認為事實上將華為和中興通訊産品排除出政府採購清單,理由是確保不在網路運營設備中被植入竊取、破壞資訊和令資訊系統停止等惡意功能。日方沒有點華為和中興的名字,並且稱其新規不針對特定國家和公司,被解讀為照顧中方的感受。

  10日當天,進一步傳出消息説,日本三大手機運營商已經基本決定從基站等通信設備中排除華為和中興的産品。

  日本似乎要成為響應美國不使用中國公司通信設備號召的最新國家。然而這樣做顯然不符合日本的國家利益,日本是屈從美國的政治壓力,在改善中日關係的重要時刻往後退了有可能産生很負面牽動的一步,而這不一定有助於日本的安全。美國對盟友搞監聽眾所週知,其中也包括日本政要、政府機密和日本大型企業。

  華為和中興都與日本有大量合作,中日電信業的交流很深很廣,抵制它們對日本發展5G網路建設的負面影響顯而易見,日本企業對此尤其應有清醒認識。

  打壓中國通信公司是美國的一項新戰略,美國甚至有一些人輕率地主張,用“脫鉤”來遏制中國高科技發展。美國因為要全面維持霸主地位,才有了一些如此極端的衝動,但日本的利益無論如何也不可能高度美國化,限制中日合作對日本是很糟糕的選項。

  中國現在的市場就遠大於日本,今後肯定還會比美國市場大得多。日本又當不了世界霸主,確保自己能夠在世界大型市場正當開展業務,這是日本最需要捍衛的權利之一,日本不能聽命于某一外部力量,它可以與誰做生意,不可以與誰做生意,日本必須確保做這樣的決定處在它的國家主權之內。

  日本與中國一衣帶水,其經濟的長遠前途與中國市場的情況和中日市場的互動性質密切相關,而且這種相關性會逐漸超過它與美國市場的相關性。日本如果現在把它怎麼與中國合作的決定權交給美國,那麼它將越來越成為美國的附庸,永無翻身之日。

  事實上,美國越是露出要與中國增加對抗、並要盟友相助的苗頭,日本越是要有能力保持自己的獨立性。日本的利益顯然儘量往美中兩大市場中間站,而不是選邊站。連越南、菲律賓都懂這個道理,日本作為重要的亞洲大國,應更能體會不倒向美國、拒絕中國的戰略意義。

  安倍首相近來致力於改善日中關係,表明瞭日本政府對大格局認識的清醒。但是東京應當清楚,其對待華為、中興的態度會再次引發中國社會對其“言行不一”的懷疑,影響中日改善關係的進度和品質。

  一旦日本實質性落實對華為、中興産品的歧視性政策,中方採取相應反制措施不可避免。雙方的這場衝突等於是美國挑動的,日本為滿足美方的一項極端要求埋單。如果日本對華經濟合作戴上美國利益的緊箍咒,那麼日本的長遠未來會不會打折呢?

  中國該如何回應日本眼下的突出搖擺呢?我們主張,中方首先要做出堅持原則的反應,該報復的必須報復。另一方面,我們無須擴大此事的影響,遷怒于整個中日關係的回暖進程。一是一二是二,要讓日本因抵制華為、中興産品付出代價,同時不將雙方這一衝突的意義無限拔高。

  我們相信,中國社會現在更加自信了,不那麼容易因為什麼事就讓中日關係大起大落了。同時,中國在對日關係中把堅持原則立場化為實際行動的能力增加了。中日兩國理應相互尊重,儘量排除外部因素的干擾,讓雙方合作在共同遵守規則的基礎上不斷發展。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