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百城百縣百企調研行】井岡山:革命老區氣象新

2018-12-09 15:36: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仲冬的井岡山,依然滿山蒼翠。山風冷冽,吹拂不去勃勃生機。

  1927年10月,毛澤東同志率領秋收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茨坪,開創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而今,江西省井岡山市的幹部群眾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堅定不移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奮進。

  2016年2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井岡山茅坪鄉神山村深情地對鄉親們説,我們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將繼續大力支援老區發展,讓鄉親們日子越過越好。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託,井岡山幹部群眾把脫貧攻堅作為第一號工程和頭號政治任務來抓,用井岡山精神為引領,拿出當年共産黨人帶領工農群眾鬧革命的信念和定力,衝在脫貧攻堅第一線。

  2017年2月26日,經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評估並經江西省政府批准,井岡山市正式宣佈在全國率先脫貧。

  3200多名黨員幹部組成25個扶貧團、126個駐村幫扶工作隊,分赴精準扶貧一線戰場,做到鄉鄉都有扶貧團、村村都有幫扶隊、一村選派一個書記、一個貧困戶確定一名幫扶責任人,打造了一支“不走的扶貧工作隊”。

  井岡山突出精準為先,牢牢把握産業、安居、保障、基礎設施等四大關鍵,經過精細調研和精準把脈,創造性提出“五個起來”的扶貧模式——

  “有能力”的“扶起來”:根據貧困群眾的致富意願和勞動能力的具體實際,有針對性地制定幫扶措施。因地制宜,全力推進20萬畝茶葉、30萬畝毛竹、10萬畝果業種植加工基地的“231”富民工程,實現每個鄉鎮有一個産業示範基地、每個村有一個産業合作社、每個貧困戶有一個增收項目,確保家家有一個致富産業,戶戶有一份穩定的産業收入。

  “扶不了”的“帶起來”:針對部分貧困群眾缺乏勞動能力、難以自我發展的客觀實際,採取股份制、聯營式、託管式等多種合作模式,通過吸納貧困戶或以資金、土地入股等形式,參與産業發展,固化貧困戶與企業、基地、合作社的聯結,讓每家每戶有一份穩定的資産性收益。

  “帶不了”的“保起來”:針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群眾,將政策向其聚焦疊加,實施貧困線與低保線“雙線融合”,通過低保的擴面提標,使貧困人口盡可能享受低保,盡可能享受更高標準的低保,讓低保線略高於貧困線標準,通過政策的兜底保障,來實現貧困人口的“兩不愁、三保障”。

  “住不了”的“建起來”:實行拆舊建新、維修加固、移民搬遷、政府代建等4種安居建房模式,採取政府補一點、群眾出一點、社會捐一點、扶貧資金給一點、銀行貸一點等“五個一點”的辦法籌措資金,解決了包括2268戶貧困人口在內的一大批群眾住房難題。

  “建好了”的“靚起來”:全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大幅提升貧困村基礎設施,實現25戶以上自然村全部通水泥路、通自來水,所有行政村衛生室、文化室、黨建活動室全部達標,貧困群眾實現了走平坦路、喝乾淨水、上衛生廁、住安全房的美好願望。

  一個嶄新的井岡山,呈現在世人面前。

  井岡山的綜合實力,實現了歷史性跨越:經濟規模迅速壯大,品質效益不斷提高,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旅遊人次、旅遊總收入等15項指標實現年均兩位數增長。

  井岡山的城鄉面貌,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基礎設施日趨完善,高速公路、鄉村公路、鐵路、機場、電力、通信、水利建設取得重大突破;農村電網改造、通信網路、農村垃圾處理實現行政村全覆蓋,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農村面貌發生深刻變化。

  井岡山人民的生活,得到大幅度提升:城鄉居民收入大幅增長,家庭財産明顯增多,社會保障體系日益完善,教育事業全面發展,醫療衛生條件不斷改善。農村群眾過上了“走平坦路、喝乾淨水、住整潔房、上衛生廁、用潔凈能”的生活。

  如今的井岡山,貧困人口已由2014年年初的1.7萬人,減少到2017年年末的716人,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年初的13.8%降至2017年年末的0.42%;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由2013年的5857元,增長到2017年的8647元;全市群眾實現了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的“兩不愁、三保障”。

  “井岡山人民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讓井岡山精神綻放出新的時代光芒,努力實現紅色最紅、綠色最綠、脫貧最好,努力實現在貧困地區全面奔小康的征程中繼續作示範、帶好頭。”井岡山管理局黨工委書記、井岡山市委書記劉洪説。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