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楊柳青 千年畫鄉底色新(慶祝改革開放40年基層行鄉鎮篇)

2018-11-30 09:06: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冬日暖陽灑進“玉成號”畫社,照得桌上五顏六色的顏料豐潤起來,四面墻上,密密匝匝各式裱好的楊柳青年畫仿佛蓄足了能量,準備迎接新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楊柳青年畫代表性傳承人霍慶有戴著眼鏡,手拿畫筆,正在為年畫《蓮年有餘》上色。2017年在津舉辦的第十三屆全運會開幕式上,正是這娃娃抱魚的巨幅楊柳青年畫代表作,依靠聲光電全息投影技術徐徐展開,引得全場掌聲雷動。

  千年古鎮楊柳青位於天津西南部,曾是京杭大運河漕運的重要樞紐,因水而興,是天津商貿集散地和文化發祥地,也是天津對接北京和雄安新區的西部門戶。改革開放以來,楊柳青鎮先後榮獲“中國魅力文化傳承名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環境優美鎮”“國家級生態鎮”“國家特色景觀旅遊名鎮”等稱號。2017年,共接待國內外遊客336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21.18億元。

  “家家會點染,戶戶擅丹青”的美傳,形成了以楊柳青鎮為中心的畫鄉。近年來,為了傳承和發展楊柳青年畫,天津市西青區確立了“標準化、系列化、組織化、規模化、市場化”的發展思路,引入實體企業和網路行銷,開發衍生品市場,組織專題文藝作品創作、大型特色宣傳交流活動,培訓年畫專業人才。楊柳青鎮副鎮長王炳健介紹,目前,全區共有年畫從業人員2000多人,年畫作坊72家,年畫衍生品創作研發16個類別182個品種,年銷售額5000余萬元。

  出“玉成號”畫社沿運河而下,青磚灰瓦、磨磚對縫的楊柳青古鎮風情街,重現古鎮楊柳青清代商貿繁榮街景。安家大院、董家大院等共同構成了規模宏大的明清民居建築群落。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石家大院最為有名。

  楊柳青置鎮于1214年,民間素有“先有楊柳青,後有天津衛”的説法……走進剛剛開館的楊柳青民俗文化館,跟隨講解員的講解,參觀者仿佛穿越時空,看見了800年前古鎮十里長堤,楊柳依依,碧草茵茵。

  挖掘千年古鎮的文化底蘊,弘揚和發展年畫文化、運河文化、大院文化,將特色文化與城市化建設有機融合。王炳健介紹,楊柳青依託民俗文化館,開啟了文化旅遊新的序幕,2015年楊柳青古鎮通過國家旅遊局專家評審,列入5A級景區創建名單。

  2016年以來,西青區提出楊柳青由傳統製造業向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轉移的戰略定位,建設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水乳交融的現代化新興城鎮。除發展文化旅遊外,楊柳青依託白灘寺村、大柳灘村和隱賢村3個自然村落,建設鎮北生態休閒區;依託天津市西青汽車工業區楊柳青工業園,做優做強汽車零部件主導産業的同時引進高端裝備製造業,打造鎮南現代産業區。

  2017年,楊柳青鎮實現地區生産總值98億元,稅收收入14億元,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29119元。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