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的奇跡源自奮鬥和創新——訪巴基斯坦全球戰略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哈立德阿克拉姆

2018-11-25 13:25: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中國的奇跡源自奮鬥和創新

  ——訪巴基斯坦全球戰略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哈立德阿克拉姆

  【特別關注改革開放四十年】

  哈立德阿克拉姆在位於伊斯蘭堡的全球戰略研究中心工作。該中心是巴基斯坦一家高級研究諮詢機構,主要為國內的廣大客戶提供政策、傳媒、商業、市場、環境等領域的高品質諮詢服務。作為該機構的執行主任,哈立德經常往返于巴基斯坦和中國之間尋求商業合作,也因此對中國有著更加深入的認識和了解。隨著中巴兩國各層面互動日益頻繁,特別是中巴經濟走廊深入推進,在收穫商機的同時,他也逐漸成為一名不折不扣的“中國粉”。“我的工作性質為我提供了前往不同國家的機會,而我發現中國可能是這個星球上最美麗、最有趣的國家。”哈立德興奮地對記者表示,“我經常去中國,每一次訪問都是值得的。這是一個美麗、獨特且令人難以置信的巨型國家,中國對我來説是無可替代的。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週年,當代中國通過改革開放實現了如此巨大的飛躍,堪稱人類歷史的偉大奇跡。因此我要向中國人民致敬。”

  改革開放成就令人震撼

  哈立德到訪過中國的許多城市,他驚異於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所取得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哈立德認為,要想觀察和理解改革開放所帶來的中國奇跡,就必須置身於現代化的城市之中。以上海為例,“當你走遍上海時,很難表達你所感受到的樂觀和興奮。”他説,“這是一個充滿活力和希望的城市,到處是高聳入雲的摩天大廈和整齊有序的寬廣大道,社會高效運轉,市民生活富足充裕。我認為上海的繁榮是中國作為一個近四十年來全球發展最為迅速的國家在世界舞臺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作用的明證。因此,對於外國人來説,上海等現代都市是了解現代中國在全球未來中角色的最佳地點。”

  哈立德説,中國改革開放的歷程和經驗值得包括巴基斯坦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學習和借鑒。改革開放前的中國基本上還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社會,而短短四十年的時間,中國就幾乎完成了工業化轉型的奇跡,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成為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經濟體之一,這令所有外國人感到震撼和驚奇。“聯想到我的祖國,巴基斯坦目前正在現代化的道路上加速前進,中國的成功經驗在當下給了我們實現振興的信心,而在未來必將給我們帶來更多實實在在的支援和借鑒”。

  中國情愫在巴基斯坦綿延傳承

  哈立德饒有興味地與記者分享了他在這個“美麗的東方國度”的難忘經歷。“當我還是個小男孩的時候,就一直想去中國。”哈立德説,“隨著我對中國的了解不斷加深,我愈發感到震驚。這裡的文明有著超過5000年的歷史;這裡的土地寬廣、人口龐大,人民熱情禮貌,社會井然有序;良好的管理使得公共空間整潔乾淨,有效的法律保證了人身和社會的安全。特別是近四十年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使中國一躍成為當今世界舞臺上最重要的力量之一,這樣的成就足以讓任何一個到訪的外國人矚目和讚嘆。”

  近年來,中巴經濟走廊進展日新月異,不僅在基礎設施、能源等經濟領域取得了非凡的建設成就,更是將文化交融、民心相通的理念播撒在兩國人民心間。在走廊建設的促動下,兩國民間交往日益頻繁,中巴人民之間的傳統友誼正在向兩國年青一代傳遞和發揚。哈立德已經決定讓他的孩子開始學習漢語和中國文化,並且有機會也要更多訪問中國。“我的孩子和年輕時候的我一樣對中國充滿美好想像。我期待孩子們未來能踏上這片土地,從這個偉大的國家中學習所有積極的事情,包括中國悠久的歷史傳統、中國人民辛勤勞動的品性、中華文明創造出的巨大藝術成就等。對於巴基斯坦未來一代年輕人來説,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及其促成的中國奇跡或許是最應該了解和學習的東西,這將有助於年青一代更好地建設巴基斯坦。”

  哈立德還表示:“我要向這個偉大的國家和人民致以更多的敬意,我希望巴基斯坦人民能夠深入探索這個偉大的國家,用親身經歷和所得將巴中友誼傳承下去。巴中當前正在進行各領域密切合作,中巴經濟走廊下一步進入務實建設階段,這些都為這種探索提供了很好的機會和平臺。巴基斯坦民眾不僅能從中獲得就業、社會發展等經濟紅利,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他們能夠親身學習中國努力奮鬥、不斷創新的精神內核。”

  經濟奇跡與傳統價值交相輝映

  中國的悠久歷史和當下取得的發展成就都令哈立德印象深刻。哈立德認為,中國今天取得的輝煌成就與悠久歷史所孕育的中國文明是分不開的。改革開放帶來的經濟飛速發展和社會巨大變遷,並沒有與中國傳統價值和中國人的精神世界産生矛盾,而是相輔相成、交相輝映的。他向記者舉了一個他在攀爬長城過程中引發上述思考的例子。

  “參觀長城的體驗就像一場夢,因為我無法相信我已經成功了。”哈立德回憶道,“通過一天的攀登,我學到了很多關於中國歷史的知識,而且似乎領悟到了中國當代成就背後更深沉的原因,這令我覺得攀登過程中付出的每一分辛苦都是值得的。站在山巔的古老城墻上,你會意識到,攀登長城對於今人來説尚屬挑戰,遑論幾千年前中國古代的長城建設者們。幾千年前中國人修建長城的奮鬥歷程,與現代中國人進行改革開放的探索實踐是一個相似的過程。正是這種中國人民在漫長的歷史中所積累的智慧經驗和艱苦奮鬥的精神,為中國的改革開放實踐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資源和動力。”

  此外,令哈立德印象最深的還是淳樸可親的中國人民。“在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當代中國,這裡的人民並沒有遺失傳統的美德和價值。人們非常熱情樂觀、自信包容,總是笑著迎接你,總是願意提供幫助。這種幫助不僅僅停留在口頭上,而是真實的行動。”

  他認為,中國人民在取得並享受巨大物質成就的同時,重視家庭、善待朋友、樂於助人等傳統的價值和美德依然閃耀發光,令彼時身在異鄉的他感受到一種在其他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中所難以體驗到的溫度。

  (本報伊斯蘭堡11月24日電 本報駐伊斯蘭堡記者 張任重)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