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知新覺:培育適應新時代需要的法治觀念

2018-11-23 13:31: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法治是現代制度文明的根本標誌,也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基石。法治要良好運作,不僅需要健全完備的制度體系,而且需要公民具有深厚的法治觀念,樹立對法律的信仰。從長遠來看,在建設法治國家進程中,培育法治觀念,讓法治信仰、法治意識、法治思維在全社會牢固樹立起來,是更深層的基礎性工程。

  改革開放40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傳統利益格局被打破,新的權利類型不斷涌現並被納入法治軌道。全面依法治國實踐日益深入,權利觀念逐漸深入人心,人們越來越懂得運用法律手段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參與國家和社會治理的願望也更加強烈。尤其是網際網路和自媒體的發展,為人民群眾參與社會治理、維護自身權利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條件,全民法治觀念日益增強。

  法治觀念的增強不僅反映了40年來中國法治發展的巨大進步,也為新時代法治中國建設提供了更深層次的思想支撐。同時也應看到,在法治觀念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突出問題。一是發展不夠平衡。由於我國城鄉、區域之間物質生活條件、經濟發展水準存在差別,人們的法治觀念水準也參差不齊,不同社會成員運用法律的實際能力、遵守法律的實際情況存在巨大差異。比如,在參與網路表達、開展網路監督、使用網路服務等方面,不同群體之間存在深淺不一的“數字鴻溝”。二是體現不夠充分。一些群眾不能理性看待權利、義務和責任之間的關係,當遇到利益衝突時,過分強調自己的主張,責任意識淡薄,甚至作出某些突破法律底線的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法治中國建設既存在機遇也面臨挑戰,同樣要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難題,深入培育適應新時代需要的法治觀念,提高廣大民眾尊重遵守規則、依法行使權利、理性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

  推進全面深化改革,讓人們共用改革發展成果。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已經走上共用發展成果和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正確道路,先後使7億多人擺脫貧困,正在向更高水準的全面小康邁進。但是,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較大,部分群眾生活還比較困難。要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讓全體人民更加公平地共用改革和法治建設的成果。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充分調動人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讓人人都有通過辛勤勞動實現自身發展的機會,進而推動全體人民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權利的平等保障,促進全民法治觀念不斷增強。

  加強社會治理創新,拓展公民參與空間。隨著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新技術飛速發展,社會治理智慧化程度不斷提高。目前,不少城市在智慧環境、智慧交通、智慧政務、智慧醫療等領域開展社會治理創新。這帶來的不僅是便捷、高效、精準的服務,也給公民參與治理提供了更多空間。應在此基礎上,建立健全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機制,提高基層治理中的公民參與程度,讓人們在更切實、更充分、更有效的法治參與中學習法律知識、樹立法律意識。

  開展全民法治教育,形成良好文化氛圍。樹立法治觀念離不開直接、充分、有效的法治教育。截至2018年9月,我國共建立法治教育基地3.2萬多個,96.5%以上的中小學配備了法制副校長或者法制輔導員。在中小學教材中融入人身權利、受教育權利、經濟權利等內容,發佈《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培育青少年人權和法治觀念。應進一步完善法治宣傳教育措施,著力使每個人都形成內在自覺的、濃厚的法律意識,成為法律規則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在全社會形成尊崇法治的良好文化氛圍,讓廣大人民群眾成為法治中國建設的受益者和貢獻者。

  (作者為華東政法大學教授)

  《 人民日報 》( 2018年11月23日 07 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