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杜嘉班納風波發酵中的再思考

2018-11-23 09:36: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杜嘉班納風波持續發酵,已經引起全球媒體的關注。杜嘉班納以在全球別出心裁的推廣方式而有別於奢侈品同行,不時在全球招致小規模的抵制。它甚至自己設計了一款T恤,上面就寫著“抵制杜嘉班納”。聯合創始人之一的嘉班納顯然對公司的這種做派有點得意。

  但他們這一次在中國市場栽了大跟頭。他們設計的時裝秀推廣片,一部分中國人不能接受,還有一部分人即使看了沒罵,也覺得不知片子在搞什麼鬼。嘉班納在一次網上對話中惱羞成怒罵中國是“屎一樣的國家”,他的傲慢、自以為是乃至缺教養的表現毀掉了這個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形象。

  中國網民斥責杜嘉班納,我們認為完全是正常的。杜嘉班納的危機公關也是低劣的,不停的辯白中仍然透出他們的傲慢。嘉班納的臭嘴給杜嘉班納這個品牌帶來了在中國市場的報應。

  中國消費者喜歡別人尊重他們和他們的國家,遇到不識相者就對他們用腳投票,其實哪個國家的消費者不是這樣呢?杜嘉班納團隊沒有能力駕馭他們與中國消費者之間的文化差異,他們應該虛心學習,補上這一課,而不是抱怨自己多麼“不幸”。

  同時,我們希望所發生的這一切都是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情感官司,不希望事情政治化。中國消費者會自動懲罰無禮者,教訓很二但卻自視清高的傢夥們,但僅僅如此。

  我們建議,在這個過程中,不輕易打愛國主義這張牌,也不輕易把對方粗鄙的言行定義成“辱華”。原因是,像杜嘉班納這樣的符號和嘉班納這樣的人,根本沒有資格羞辱已經成為世界超級力量之一的中國。我們不能太抬舉了他們。更何況,愛國主義是中國最寶貴的資源,用它來抵制杜嘉班納的時裝秀,大家覺得後者真的配嗎?

  了解一下杜嘉班納的歷史,再看看嘉班納這一次傲慢、粗魯、抵賴的表現,會讓我們覺得,這個人有小聰明,但缺真正的情商。對他似乎更適合報以嘲笑,由網路寫手編幾個“熏死他”的段子,然後消費者根據自己的不悅程度來決定是否不再購買杜嘉班納的産品,也就夠了。

  從洋人在上海外灘豎立“華人與狗不得入內”以來,被羞辱感深深烙印在中國人的集體心理中。但是今天,到了我們該走出那一民族悲情的時候了。今後與外國人打交道,我們主張就事論事,一是一二是二,既不能眼裏揉沙子,也無需碰到事就激動,再由幾個明星打拍子,集體高唱《義勇軍進行曲》。

  我們在這個時候建議這樣的思想角度,是因為中國站在新一輪更全面深刻對外開放的門檻上,我們需要以更加自信、穩定的心態迎接各種複雜的局面。我們既不能受外界的蠱惑而瓦解寶貴的、支援了中國文明生生不息的偉大愛國主義,也要有意識不輕易展示愛國主義的力量,讓外界感受中國對外溝通的耐心與謙和。同時兼具強大、豁達、包容的中國最能讓對外開放大放異彩。

  我們都深愛自己的祖國,同時還知道這個國家不僅需要大家的愛,還需要力量、智慧和機遇。杜嘉班納事件再次測試了中國社會的基本價值取向,同時也帶來了更加豐富的思考。前進的中國必將伴隨全面的成熟。(作者是環球時報評論員)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