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疆産業扶貧助推農牧民走出“致富路”

2018-11-09 08:4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烏魯木齊11月8日電 題:新疆産業扶貧助推農牧民走出“致富路”

  作者 耿丹丹 李蓉

  8日,新疆洛浦縣多魯鄉墩庫孜來克村的伊曼圖爾蓀正忙著照顧剛孵化出來的小鴿子,半年前,他從一個打零工的農民成為鴿子飼養員。“現在每個月都有固定工資。”

  伊曼圖爾蓀所在的鴿子養殖廠屬於洛浦縣精準扶貧種鴿科技養殖示範項目。在該企業帶動下,多魯鄉在6個深度貧困村各建立了1個鴿子養殖專業合作社,合作社引進鴿子養殖全套自動化生産設備,是比較先進的鴿業生産線,同時吸納40余個貧困戶就業。

  今年以來,新疆通過“先富幫後富、北疆幫南疆、兵團幫地方”,集中向扶貧産業發力,林果、養殖、服裝、旅遊等産業項目“遍地開花”。各地持續推廣“衛星工廠”“民生坊”、扶貧車間就業模式,就業穩定性不斷提高,産業精準扶貧成效明顯。

  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財政廳住墩庫孜來克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張彥輝介紹,鴿子養殖專業合作社採取“合作社+養殖大戶+貧困戶”的産業化運作模式,將扶貧專項資金按照貧困戶、村集體、無職黨員、獎勵資金進行量化。“預計2018年底每戶可分紅2000元(人民幣,下同)。”

  伊曼圖爾蓀告訴記者,以前從沒想過還能靠養鴿子掙錢。現在,他帶著妻子在這裡工作,兩個人月工資5500元。“我想好好學技術,以後自己養鴿子。”

  除了鴿養殖産業,村子裏的食用菌産業也成為産業扶貧的主攻方向。張彥輝説,目前,精心培育的菌包完好地儲存在儲藏室中,明年天氣回暖後,將分發給當地農戶種植。“10個種植基地也正在建設當中,預計未來將帶動貧困戶每年增收4000元。”

  張彥輝告訴記者,發展産業的目的,是把扶貧的輸血功能變成造血能力。目前,鴿養殖和食用菌産業扶貧模式,正在洛浦縣全面推開,預計可帶動全縣1萬多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持續增收、脫貧致富。

  新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新疆累計有組織轉移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勞動力8.2萬人,簽訂6個月以上勞動合同的7.5萬人,穩定就業率92%。

  除了産業扶貧,新疆南部還大力發展庭院經濟,通過蔬菜、林果種植和畜禽養殖,挖掘增收致富新渠道。

  在安徽省支援建設的易地扶貧搬遷項目——新疆皮山縣皖和新村,阿布杜凱尤木阿布拉斯的蔬菜大棚裏,番茄、辣椒都已經成熟。經過半年的技術指導,阿布杜凱尤木阿布拉斯今年7月開始自己種植蔬菜。

  阿布杜凱尤木阿布拉斯告訴記者,去年12月底,他和其他590余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易地搬遷,有了新家。“除了80平方米的樓房,我還分了一座棚圈和一座設施大棚,我流轉給企業,年底還有2300元的分紅。”

  如今,阿布杜凱尤木阿布拉斯不僅學會了蔬菜種植技術,還開了一個修車鋪。前不久,他用掙得錢添了一輛小貨車。“以後我還想增加溫室種蔬菜,去周圍鄉鎮賣菜賺錢。”

  據悉,今後,新疆將繼續推進實施南疆四地州三年10萬深度貧困人口就業計劃,通過企業、園區的“衛星工廠”“扶貧車間”等就業途徑,實現貧困人口脫貧致富。(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