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抖音5分鐘人間1小時?短視頻刷屏背後的沉迷與覺醒

2018-11-08 09:48: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8日電 題:抖音5分鐘人間1小時? 短視頻刷屏背後的沉迷與覺醒

  作者:張曦 袁秀月

  上世紀70年代,藝術家安迪沃霍爾曾對未來做出兩個預言:“每個人都可能在15分鐘內出名,每個人都能出名15分鐘。”

  然而,在短視頻時代,一個人出名可能只需要15秒。

  一段手指舞,幾句翻唱,一個搞笑模倣片段,甚至一句話,都能讓一個人迅速成名。

  有網友相貌平平,只因錄了一段“吳亦凡你好,今天我來到了清華大學”,就意外走紅。

  有演員拍戲沒出名,反而因為在短視頻裏,每句話後加上“真好”,成為人們競相模倣的對象。

  有歌手一心想走音樂路線,但卻憑藉東北話+吐槽化粧品的風格,當上了另類美粧博主。

  人生果然是處處有意外,隨時有驚喜。

  有人試圖找尋短視頻裏普通人走紅背後的邏輯,但往往發現沒有邏輯可言。

  豪車、豪宅、美女、明星的吸引力在下降,對口型表演、簡易舞蹈、遊戲視頻、萌寵反而越來越火。

  其中的一些音樂,火得也莫名奇妙。

  它們不像以往那樣靠歌手帶動流量,如今往往是歌紅之後,歌手還沒等成名,就被堙沒在無數的模倣者中。

  “我們一起學貓叫,一起喵喵喵喵”;

  “你説你喜歡森女係,而我多了一個G”;

  “你知道我對你不僅僅是喜歡,你眼中卻沒有我想要的答案”;

  “哈哈哈哈哈打不過我吧,沒有辦法我就是這麼強大”……

  你或許不知道是誰唱的,或許也沒聽過原唱,但在短視頻的成百上千次反覆洗腦下,這些文字不僅自帶聲音,還有各種畫面。或搞笑,或傷感,又或劍走偏鋒。

  不僅是你,可能你爸,你媽,你七大姑八大姨都會哼上一兩句,這就是短視頻的迷之魔力。

  從2016年以來,短視頻APP迎來大爆發,抖音、快手領頭,火山、西瓜、美拍、微視緊隨其後。

  它們正試圖激發每個人表達傳播的興趣,從廣告語也能看出——

  “每個人都值得被記錄”、“記錄世界,記錄你”、“記錄美好生活”、“分享生活,讓世界給你點讚”……

  記錄下日常生活,通過網友的點讚來證明其價值。窺探別人的生活,通過點讚來表達個人的喜好。

  兩種形態交纏在一起,形成了一個修羅場,創作者絞盡腦汁博出位,15秒的視頻甚至拍上數個小時,觀眾手不斷上滑,或者雙擊點讚,或者長按表示不感興趣。

  有人調侃:抖音5分鐘,人間1小時。

  《射雕英雄傳》裏,歐陽鋒的蛇毒被視為天下第一毒。

  但短視頻的毒,比蛇毒來得更笑裏藏刀,更不露聲色,毒性更巨。

  27歲的上班族楊冰説,刷短視頻很容易上癮,他們有時躺在床上,一刷就是幾個小時。“以前天天沒事就刷,尤其是我男朋友,晚上臨睡前都得看。”

  34歲的全職媽媽孫慧説,每天晚上哄完孩子睡覺後,會刷短視頻,“平時生活圈子太窄,想看看外面的世界”。

  60歲的曾梅則沉迷于製作彩視小視頻,她和朋友們在上面分享做飯、旅遊、聚餐、甚至廣場舞的新動作。

  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人類激勵理論》中提出,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顯然,短視頻滿足的就是人們的後三類。

  不僅僅是中國人,全世界都被短視頻的風潮席捲。2016年底,快手開始嘗試國際化。2017年,抖音的國際版Tik Tok在日本、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上線。上線幾個月,就登上了日本App Store免費榜榜首。

  今年7月,抖音向外公佈,其全球月活躍用戶數已經超過5億。10月份,快手也宣稱,他們的日均活躍用戶數達到了1.3億,日均使用時長超過60分鐘。

  德國作家米切爾恩德在兒童小説《毛毛》裏寫道,不知從何而來的灰先生,突然雲集到了大城市,用美麗的謊言試圖偷竊人們的時間。

  短視頻何嘗不是如此,儘管網際網路公司認為這是消化碎片時間的工具,但時間往往大把大把地流逝。

  24歲的孫萌最近買了本書,最初她給自己的目標是每天看一小時,但後來短視頻搶走了這一個小時。她説:“我想應該停止這樣的狀態了。”

  剛上大一的陳雨剛接觸短視頻軟體沒多久,在她的朋友中,刷短視頻的並不多。到了晚上,她才會打開抖音看一會,一刷兩個小時過去了,“啥也沒學上,就看帥哥了”。

  沉浸式的觀看體驗,更便捷的操作,更有趣豐富的內容,每個網際網路産品都在為留住用戶而做出大量努力。但另一方面,他們也不得不面對一個問題,那就是網路成癮。

  因此,一場防沉迷活動很快拉開序幕。今年4月,抖音推出防沉迷系統,當用戶連續使用90分鐘後,系統將會提醒用戶注意時間。一旦單日使用時長達到2小時,系統將自動鎖定,用戶需重新輸入密碼才能繼續使用。

  不止抖音,從王者榮耀到谷歌、蘋果、Facebook,許多網際網路産品都陸續推出防沉迷系統。防沉迷不僅限于遊戲行業,其對象也不再只是年輕人,而是各個年齡段。

  但這樣有用嗎?在網上搜索抖音,到處可見解除防沉迷系統的攻略。在網際網路公司“既賣矛又賣盾”後面,更多需要網友自己的“覺醒”。

  好在,這場“覺醒”比想像中來的更快。

  在當下娛樂社交方式不斷更疊的當下,很多網友開始了主動放棄沉迷,直接卸載了短視頻APP。

  20歲的大學生秦蕊説,“有時候就會莫名覺得玩手機好沒意思,特別想出去玩,和朋友一起散散步,或者去圖書館”。

  30歲的上班族秦月迷上了密室逃脫,每個星期,她都會約上好友去玩一次。

  40歲的創業者陳宬則喜歡上了極限運動,“出去看看大自然,感受下生命的力量”。

  “這種都是娛樂消遣性質的,圖個樂呵。”最近,楊冰和男友看短視頻的頻率也開始下降,他們已經過了那個新鮮勁兒,而且,他們還覺得,很多內容都差不多,不太好玩兒了。

  短視頻裏,很多人都愛説一句話:人間不值得。但當真正從美顏、濾鏡、神曲裏走出來,你會發現,人間哪不值得,現實的人間明明更精彩呀!(完)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