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開放的中國氣度 精彩的世界合唱——寫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召開之際

2018-11-05 09:21: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聚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黃浦江畔,海闊天空流光溢彩;“四葉草”館內,百國相聚萬商雲集。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於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舉行。一年多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向全球發出的邀約應者如雲,獲得世界喝彩。

  這是一個創舉,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際行動;

  這是一個宣示,是站在改革開放40年新起點上,中國推動新一輪高水準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

  這是一個踐行,是中國主動搭建的世界經貿交流巨大舞臺;

  這是一個承諾,是中國打開國門搞建設,讓全體人民和世界人民分享發展紅利的一個平臺。

  上海,這個改革開放的地標城市再次見證中國的歷史性重要時刻。

  開放不止步,新時代高水準推進

  “這不是一般性的會展,而是我們主動開放市場的重大政策宣示和行動。”11月5日,世界進入“進博時間”,位於上海西部的“四葉草”展館熠熠生輝,一場貿易盛宴正式開啟,這是中國以實際行動向世界昭示——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通過這扇門,中國走向世界;通過這扇門,世界與中國攜手。

  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0多家企業攜帶特色優質産品和服務閃亮登場;國內外超過15萬採購商踴躍而來;價值約2億元的高性能直升機等新品“中國首發”……全球企業用熱切的行動為中國擴大開放的宣示點讚,進博會展位一位難求現象折射著世界對中國擴大開放的信心和讚賞。

  40年來,中國改革開放的脈絡始終清晰,改革開放的腳步始終堅定:從低端到高端,從産品到服務;從“築巢引鳳”到“放水養魚”;從“廣交會”到“進博會”……實踐證明,過去40年中國經濟發展是在開放條件下取得的,未來中國經濟實現高品質發展必須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進行。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27次提及“開放”,明確提出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規劃了新時代對外開放的路線圖。今年4月,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向世界宣佈中國擴大開放的重大舉措,強調“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隨後一系列進一步開放市場的舉措紛紛落地: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通過自主降稅使關稅總水準從上年的9.8%降至7.5%;打造更好營商環境、加強智慧財産權保護、主動擴大進口……中國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宏大藍圖正在徐徐鋪展。

  理念帶來行動,開放帶動變革。從2013年到2018年,世界銀行的《營商環境報告》對中國的評價排名累計提高了50名。排名大幅提高的背後,是中國提升便利化水準、市場法治建設、民營企業保護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進步。

  “中國取得今天的成就,在於能夠在極其複雜的國際環境中始終堅持自己的發展道路,不畏艱險並不斷開拓創新。”英國四十八家集團俱樂部主席斯蒂芬佩裏表示,中國堅持繼續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支援貿易自由化和經濟全球化,並致力於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不僅將積極推動中國發展,也助力全球經濟提振信心。

  發展重包容,中國與世界分享機遇

  憨態可掬的大熊貓“進寶”手持四葉草,笑意盈盈地向全世界人民張開懷抱。中國又一次發出邀請,願與世界分享中國市場的巨大商機。全球的目光聚焦中國,聚焦上海,聚焦進博會。

  “新時代,共用未來”,進博會的主題彰顯這一盛會的重大意義。打造全球包容、開放合作、互惠發展的新型國際公共平臺,讓世界共用新時代中國發展成果。

  進博會是中國擴大對外開放的一大創舉。

  對於中國市場的巨大購買力,美國《華爾街日報》這樣描述,中國的需求可能很快會震動世界,就像此前它巨大的製造業産出震動了世界一樣。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近14億人的市場,中國已成全球最大市場之一,進口額約佔全球份額的1/10,連續9年穩居全球貨物貿易第二大進口國。未來15年,中國預計將進口24萬億美元商品。進博會,是全球企業與中國加強業務合作的大好機會。

  “中國消費者具備很強的購買力。進博會的舉辦説明中國在尋求與世界各國共贏發展。”敘利亞出口商聯盟主席穆罕默德薩瓦赫表示。

  中國搭臺,世界合唱。舉辦進博會是推動經濟全球化、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重大行動,是推動全球包容互惠發展的公共産品。中國將以更大力度、更高水準對外開放,促進自身發展和全球共同發展,為世界各國分享中國紅利創造更多機會。

  放眼世界,世界經濟蹣跚復蘇,貿易保護主義、逆全球化思潮沉渣泛起,全球發展面臨不確定性。通過進博會這個平臺,大家可以圍繞國際經貿發展的重大問題,共商共議、共謀發展,充分反映世界貿易各參與方的利益和訴求,推動世界經濟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方向發展

  進博會由中國主辦,各國參與,努力實現“買全球、賣全球”,是一個開放合作的國際性平臺,是推動經濟全球化、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的中國方案,體現了中國的大國責任和擔當。進博會不僅是展示優質産品的機會,還為企業和政府、客戶及消費者創造了一個連接溝通的平臺。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11月4日發佈的中國購買力系列研究報告指出,從逐步擴大開放邁向全面開放新格局,首屆進博會將成為中國經濟進入新時代的重要節點。

  進口再擴大,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消費在升級,人們對産品和服務的品質要求在不斷上檔次。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既是中國對全球發展的重大貢獻,也是中國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通過開放促改革促進高品質發展,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動作為。

  “中國市場正在經歷消費升級的黃金時代。”歐萊雅中國首席執行官斯鉑涵認為,“進博會是雙贏的盛會,它帶來更多商機,激發國內消費市場的潛力。”

  從進博會的火爆可以看出中國市場的強大吸引力:高通瞄準中國當下最熱門的5G和人工智慧産業,期盼在進博會上拓展合作,搶佔商機;進博會對英國企業來説是個絕佳機遇;法國數家香檳品牌正期待通過展會打開更大的銷路……進博會具有強大引力,滿足中國消費升級的新需求,進入展會的産品都具有新、優、潮的特點,100多項世界新産品和新技術將登臺亮相發佈,還有30多個最不發達國家攜特色産品參展,如衣索比亞的咖啡、尚比亞的蜂蜜、甘比亞的民族服裝服飾、南蘇丹的手工藝品、坦尚尼亞的藍寶石等。

  當前,中國經濟已進入高品質發展階段,通過進博會進口優質産品,引進先進技術,促進傳統産業升級,提升産業競爭優勢。通過合理擴大高品質消費品和服務的進口,中國正“努力讓開放成果及早惠及中國企業和人民,及早惠及世界各國企業和人民”。依託進博會,吸引全世界更多有優勢、有特色、有競爭的商品,帶來更多優質品牌,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個性化、多元化和差異化消費需求。

  “希望世界能看到中國市場巨大的潛力,也通過他們的産品促進中國經濟的發展。”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陳方若指出,“進博會是中國對外界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中國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歡迎世界各國來中國做生意。世界各國産品進入中國,將促進中國在産業上的發展。”

  “我們會抓住擴大開放的機遇,在中國進一步擴大投資和貿易合作,我們也將繼續利用全球佈局的優勢,將優質産品輸送到中國,滿足中國人民對進口食品的需求。”豐益國際負責人對中國市場期望很高。

  “菲律賓企業將充分利用這次機會,相信我們的産品可以贏得中國消費者的青睞。”菲律賓貿易和工業部長拉蒙洛佩斯表示。

  “我們將在進博會上積極推介專為中國消費者開發的産品。希望進博會成為我們尋找新合作夥伴和與現有客戶交流的良好平臺。”白俄羅斯科穆納爾卡糖果廠廠長伊萬丹琴科説。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帶給世界無限期待和想像。中國以開放共贏為底色傾心搭建的大舞臺上,將唱響精彩雄渾的世界合唱。(記者 張翼)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