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視頻:鄉村振興凝聚信心與期待

2018-11-02 15:2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內容摘要: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

  實現中國夢,基礎在“三農”

  每年春節前,隨著大批進城務工人員返鄉,我們總能看到這樣的場景。平時擁擠喧囂的城市,顯得有些空蕩。平時安靜寂寥的村莊,變得熱鬧起來。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發展成效顯著,在城鎮化進程中,由於教育、醫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的差異,促使生産要素由農村向城市單向流動。城市越來越發達,而一些地方的鄉村卻越來越沉寂落後。

  食為政首,農為邦本。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農業、忘記農民、淡漠農村。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統籌工農城鄉,強農惠農富農,“三農”工作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生産能力穩中有進。2013年糧食産量首次突破1.2萬億斤大關,已連續五年站穩這個臺階。

  農民收入增速連續五年快於城鎮居民。2017年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3432元,增速為7.3%,分別高於GDP增速和城鎮居民收入增速0.4個和0.8個百分點,城鄉收入倍差縮小至2.71:1。

  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五年來,城鎮化率從52.6%提高到58.5%, 8000多萬農業轉移人口成為城鎮居民。

  新時代,鄉村大有作為

  新思想引領新時代,新戰略開啟新征程。作為重大的國家戰略,鄉村振興戰略有著前所未有的高度、廣度和深度,深刻地回答了我們要建設什麼樣的鄉村的問題。

  一是産業振興。把産業發展落到促進農民增收上來,全力以赴消除農村貧困。

  二是人才振興。讓願意留在鄉村、建設家鄉的人留得安心,打造一支強大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

  三是文化振興。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

  四是生態振興。紮實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完善農村生活設施。

  五是組織振興。打造千千萬萬個堅強的農村基層黨組織,確保鄉村社會充滿活力、安定有序。

  “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産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一幅鄉村振興的美好圖景,凝聚著信心與期待。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