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慶祝改革開放40年變遷】中國郵政:傳郵萬里 國脈所繫

2018-11-02 13:15: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自1896年至今,中國郵政事業已走過120多年的風雨歷程。在這漫漫征途中,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始終緊扣新發展理念,通過改革創新實現轉型升級,併發展成為業務範圍覆蓋傳統郵政、金融、包裹快遞、電子商務等領域的現代化企業集團。

  面對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新形勢,中國郵政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加快轉型升級,著力提質增效,交出了一份優秀的成績單。今年1月份至8月份,中國郵政累計完成收入3890.4億元,同比增長18%;累計實現利潤505.2億元,同比增長9.4%。在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排行榜”中,中國郵政位列第113位,比上年提升6位;收入規模位列世界郵政第2位;利潤規模連續4年居世界郵政首位;在2018年中國企業500強排名中,收入規模列第28位。

  業務領域不斷拓寬

  來自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林芝從17歲起就成了父親的“徒弟”,在當地一個偏僻的林場郵局裏當起了投遞員。如今,林芝的兒子也成了自己的“同事”,他的身份是郵儲銀行的信貸員。

  “這些年變化太大了。”林芝説:“過去,郵政窗口只能寄信、寄包裹,現在能辦特快專遞、國際小包;過去,查詢包裹情況至少要1周時間,現在客戶自己就能在網上實時監控郵件位置;過去我們走著送郵件,現在用無人機送件都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林芝一家三代見證了新中國郵政事業的發展,也見證了新時代中國郵政的改革創新。

  1998年郵電分營時,中國郵政總收入只有287億元,虧損達179億元。從那一天起到2007年政企分開,中國郵政實現了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特別是“一體兩翼”經營發展戰略的實施更是為中國郵政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其中,郵儲銀行“自營+代理”、中郵保險“自營+代管”、中郵證券“自營+協同”等都是中國郵政金融板塊獨有的經營模式。中國郵政按照“産融結合、協同發展”的理念,充分整合郵儲銀行、中郵保險、中郵證券、中郵資産,打造郵政金融綜合産業鏈,為客戶提供綜合性一站式金融理財服務。

  從報刊亭到郵政局所,再到村郵站,近年來中國郵政不斷加大便民服務平臺的創新與投入力度。集團先後與20多個部委、省級人民政府,數十家大型公司和公用事業單位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利用全國5.4萬處營業局所,2.5萬個報刊亭,47.6萬個便民服務站、“三農”服務站、村郵站等實體渠道以及郵政網站、呼叫中心、移動終端等電子渠道,為人們提供郵政、金融、代收水電費、電話費、稅費及代辦證照等多種綜合便民服務。截至目前,中國郵政共擁有自營網點5萬多個、郵樂購站點50多萬家,實現了全國31個省區市全覆蓋。

  與此同時,郵政網點加快疊加政務服務,稅郵合作已在23個省區市、12667個郵政網點開辦,累計收繳稅款501億元;警郵合作已進駐31個省區市、343個地市車管所,累計服務7303萬人次。

  電商服務突飛猛進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水準不斷提高,人們對郵政産品和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近年來,信函等傳統郵政業務逐步萎縮,企業發展面臨越來越嚴峻的挑戰。

  在確保郵政普遍服務的基礎上,中國郵政以電子商務寄遞發展為契機,大力發展農村電商,探索出了一條“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工業品下鄉與農産品進城相結合、農村電商與郵政業務相結合、農村電商與政府公共服務相結合、農村電商與精準扶貧相結合”的農村電商發展新路子。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上半年,中國郵政旗下郵樂網共建成709個扶貧地方館,其探索出的“郵樂網+原産地認證+地方郵政+農村合作社+農戶”運營模式可有效推動農産品進城工作,幫助農民增産增收。

  以重點貧困村江西省瑞金市壬田鎮鳳崗村為例,江西郵政分公司攜手當地政府,幫助該村80多歲的廖秀英成立了“廖奶奶鹹鴨蛋專業合作社”。搭上郵政農村電商快車後,“廖奶奶鹹鴨蛋”銷量猛增。今年上半年,“廖奶奶鹹鴨蛋”線上線下累計銷售34萬枚,銷售額達112萬元。

  科技興郵持續發力

  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郵政傳統業務市場萎縮了,但中國郵政並沒有隨之陷入低谷。相反,通過瞄準新趨勢,緊抓新機遇,中國郵政改革創新動力十足。

  1月3日,在素有“懸崖村”之稱的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支爾莫鄉阿土列爾村山腳下,一架裝滿了《人民日報》《農民日報》《四川日報》等黨報黨刊的無人機直飛該村,標誌著“懸崖村”郵政無人機郵路正式開通。從起飛點到山上的接收點高度差接近1000米,普通人通過鋼梯爬上去至少需要兩三個小時,無人機只用了9分鐘。

  無人機郵路的開通只是人工智慧在郵政投遞服務場景的一個縮影。

  “過去,郵政提供什麼,客戶就用什麼;現在,客戶需要什麼,郵政就提供什麼。”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劉愛力告訴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從“以産品為中心”到“以客戶為中心”,郵政人的經營理念正在不斷貼近市場、貼近需求、貼近客戶。

  “下一步,中國郵政將堅持深化改革,積極應用新技術推動數字郵政建設,在資訊平臺化、服務智慧化、生産自動化、網路高效化、運營綠色化、管理科學化6個方面實現突破,加快形成改革紅利,驅動企業高品質發展,全力推進世界一流郵政企業建設。”劉愛力説。(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吉蕾蕾)

  相關資料:中國郵政大事年表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