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習近平總書記給民營經濟再吃定心丸,民營企業當從中體會怎樣的深意?

2018-10-28 11:33:00
來源:央廣網
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時,再次高度清晰地重申:“黨中央一直重視和支援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這一點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為新時代民營經濟的繁榮發展,注入強大的信心和動力。

  這是一個月來,總書記連續第三次給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加油鼓勁。

  9月27號在遼寧調研考察時,總書記強調: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始終關心和支援民營企業。我們要毫不動搖鼓勵、支援、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10月20號總書記給民營企業家的回信中,又明確表示:“民營經濟的歷史貢獻不可磨滅,民營經濟的地位作用不容置疑,任何否定、弱化民營經濟的言論和做法都是錯誤的”。

  一方面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另一方面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援、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是我們黨立足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對基本經濟制度內涵的豐富和發展。

  40年前,珠江兩岸誕生第一批個體戶攤檔,民營經濟起步發軔于廣東;40年來,中國的民營企業敢闖敢幹,從小到大、由弱變強。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民營經濟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産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新增就業和企業數量。

  這個形象的“五六七八九”,正如總書記所説:“中小企業能辦大事,在我們國內經濟發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段時間以來,由於外部經濟環境變化,內部不適應轉型升級,一些領域的民間投資出現下降,不少中小企業遇到了發展中的困難,社會上甚至出現了個別弱化和否定民營經濟的奇談怪論。

  沒有民營企業的發展,就沒有整個經濟的穩定發展;支援民營企業發展,就是支援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

  總書記的密集表態,重申黨中央毫不動搖支援民營企業發展的一貫立場,給廣大的民營企業家們,吃了一顆大大的“定心丸”!

  用信心澆灌,也要以制度呵護。總書記針對民營經濟發展中的問題,親自把脈開方,要求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實,持續激發民營經濟的活力,為中小企業的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

  ——各部門要加大“放管服”改革、打破行政性壟斷、加快要素價格市場化改革,完善市場監管體制,拆除民營企業面對的“玻璃門”、“彈簧門”和“旋轉門”,促進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和創新發展的土壤。

  ——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採取更精準、更有效的措施,減輕稅費負擔、解決融資難題、完善環保治理,在政策、融資、營商環境等方面幫助中小企業,解決它們的實際困難。

  奮進正當時,創新天地寬。

  繼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有勇氣有眼光敢作為的民營企業家,沒有理由不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廣闊前景充滿信心;創新、創造、創業的中小企業更應先走一步,不負總書記的殷殷期待,聚焦主業,加強自主創新、練好內功,努力實現新的發展,為祖國強大和人民幸福作出更大貢獻。

  前途——不可限量!

  (中國之聲評論員:趙九驍)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