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生態旅遊“做文章” 邊關壯寨名遠揚

2018-10-25 15:27:00
來源:中國西藏網
字號

  古色古香的入村大門、整齊劃一的“小洋樓”、極具壯族風格的裝修、一大片村民活動健身場所、幾戶人家挂起的“農家旅館”大招牌,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新鳴村村委副主任張子尚站在瀝青馬路上遠遠地迎接著記者,他説:“20年前的夏石鎮新鳴村板小屯還是窮鄉僻壤。”雨天村民若要騎自行車到鎮上趕集,得把鞋脫下,光腳扛著自行車走過一段泥濘小道,才能穿鞋騎車繼續前行。

  進入新世紀後,在興邊富民行動等政策的帶動下,板小屯早已“換了人間”。一條瀝青路取代了曾經的泥濘小道,鬱鬱蔥蔥的古樹刻錄著時代的變遷,溪水潺潺,一棟棟極富壯家風情的居民樓掩映于綠樹之間,優美的環境令人流連忘返。

  “這裡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張子尚告訴記者,村頭有一處天然地下河泉眼,一年四季向外涌出清澈恒溫的泉水。2003年,村裏依託這一優勢,開發了游泳池和小型生態旅遊區。如今,板小屯已成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四星級鄉村旅遊區,被國家民委授予“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落”稱號。

  “村民除了每年的游泳池收入,還有1000多畝的松樹林、1000多畝的沉香樹林、兩個大魚塘,每年割松脂和山林、魚塘承包費,村民每人平均收入有所提高,日子越過越富足了。”張子尚説。

  板小屯利用豐富的天然泉水、桃花島、大岩洞等旅遊資源,以“鄉土鄉韻,泉水家園”為核心競爭力,以民族風情體驗為亮點,通過提供具有鄉土特色的活動吸引遊客。

  隨著環村遊的遊客逐漸增多,板小屯村民抓住商機依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辦起了“農家樂”,靠著好山好水吸引本地以及省外的眾多遊客前來旅遊觀光,體驗農家生活。

  借開發生態旅遊這陣東風,板小屯村民大膽創新發展思路,在瓜果成熟季或旅遊旺季時,把村裏的西瓜、玉米、蜂蜜、土雞蛋等農家特色産品拿來銷售,受到了遊客的青睞。“我們屯主打特色農産品錯峰成熟,無論什麼季節到我們屯都能親身體驗採摘的樂趣。”張子尚如是説。

  板小屯的變遷,讓其他村屯群眾羨慕不已。“身居邊關,我們板小屯人倍感自豪!”張子尚説,景區融入生態農業,主打農耕體驗、休閒體驗、戶外活動等鄉村遊形式,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與廣西山地救援隊、無線戶外俱樂部等合作,開展山地越野車體驗遊、自行車環村遊、戶外體驗遊、天然泉水體驗遊等項目,以期帶動餐飲、住宿、娛樂等相關産業發展,實現旅遊增收、旅遊富村,書寫生態鄉村遊“大文章”。

  板小屯的脫胎換骨,是憑祥市邊境地區變化的一個縮影。談及板小屯取得如此大變化靠的是什麼,張子尚説,板小屯的村民團結一致,無論是思想還是行動都擰成一股繩。經聯社財務公開,幹部不貪不佔。廣大村民擁護共産黨,擁護改革開放,講道徳文明,堅決按照黨的各項方針政策辦事。最重要的是,板小屯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的關懷和支援。

  正如廣大村民所説那樣,“星星閃光靠月亮,月亮銀光靠太陽,孩兒離不開娘,瓜兒離不開秧,板小取得的變化離不開共産黨。”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優越的自然稟賦,是板小屯最亮麗的名片,也是板小屯賴以生存發展的寶貴財富。百舸爭流,奮楫者先,未來的板小屯將通過産業規模的不斷擴大、産業品種的不斷豐富,“以美促增”。(中國西藏網 記者/周晶)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