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美多名政客被寄可疑爆炸物 特朗普承諾“徹查到底”

2018-10-25 10:37: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10月25日電 綜合報道,美國特勤局當地時間24日表示,該機構截獲了兩個分別寄給前總統奧巴馬和2016年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裏的“可疑包裹”。此外,CNN紐約總部當天也因為受到包裹炸彈威脅而被全員疏散。

  克林頓夫婦、奧巴馬住所相繼收到可疑包裹

  特勤局稱,奧巴馬和希拉裏都沒有收到這些包裹,也沒有收到這些包裹的風險。該機構在一份聲明中説,它們是在“常規郵件檢查程式中”發現這些包裹記憶體在潛在的爆炸裝置,並立即妥善處理。

  投給奧巴馬的包裹當地時間24日早上在華盛頓特區被截獲,寄給希拉裏的另一個包裹則于23日在紐約威切斯特郡被截獲。聯邦調查局表示,這個包裹是在希拉裏紐約Chappaqua的住所附近發現的,但沒有提供額外的評論,理由是調查正在進行。而據《紐約時報》報道,一名技術人員為克林頓夫婦篩查郵件,結果發現了爆炸裝置。

  美聯社報道稱,包裹被查獲時,希拉里正在佛州參加民主黨候選人競選活動,並不在家中。而據一位匿名人士稱,前總統克林頓當時就在他們位於Chappaqua的家中。

  對此,希拉裏在佛州的籌款活動上表示,“我們很好”,並且感謝美國特勤局即時攔阻了這一含有爆炸裝置的可疑包裹。她説,她的家人“沒有比今天”更感謝特勤局的“服務和承諾”。奧巴馬發言人沒有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佛州警方也報告稱,他們正在調查民主黨眾議員舒爾茨辦公室收到的可疑包裹,一支拆彈小隊也參與了調查。一名官員告訴美聯社,寄給克林頓和奧巴馬的其中一個包裹上有舒爾茨的回郵地址,似有意諷刺這位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前主席。

  CNN紐約辦公室收到可疑包裹 全員疏散

  此外,位於時代華納中心的CNN紐約辦公室當地時間24日也發現了可疑包裹,導致該機構全員疏散,紐約市警局拆彈小組立即被派往該地點。當時CNN主播正在播報寄給奧巴馬和克林頓夫婦的可疑包裹,這時疏散警報響起。

  警方稱,包裹是在時代華納中心的郵件收發室發現的,爆炸裝置是由金屬管和電線構成。當局表示,這個包裹的收件人似乎是前中央情報局局長約翰布倫南,他是MSNBC等媒體的常駐嘉賓。

  紐約市警察局長奧尼爾(James O'Neill)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向CNN紐約辦公室寄送的包裹中包含一個疑似活躍爆炸裝置和一個裝有白色粉末的信封。紐約市警局最高反恐官員米勒(John Miller)稱,白色粉末正在接受測試,看它是否有危險。

  早些時候,一名執法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和CNN,他們認為類似管線炸彈也被寄到了白宮,但在一個場外設施被截獲。特勤局後來否認了該報道,稱並沒有在白宮發現可疑包裹。

  當局正在調查可疑包裹是否有關聯

  本週早些時候,億萬富翁投資者、民主黨主要捐助者喬治索羅斯在紐約市郊的物業最早曝出可疑包裹。據報道,在克林頓家中新發現的設備與索羅斯家郵箱中收到的設備類似。一名執法消息人士稱,“有一種強烈的懷疑”,這一系列可疑包裹都與最初寄到索羅斯住所的包裹有關聯。

  紐約市警局反恐局局長米勒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這一系列可疑包裹的發送者似乎是同一個人。他和FBI官員稱,所有可疑裝置都是粗管炸彈。而寄到CNN的裝置是黑色的。

  當局仍在調查這三個包裹之間是否存在任何關聯。特勤局表示已啟動“全面的刑事調查,將利用所有可用的聯邦、州和地方資源來確定包裹的來源及責任人。”

  紐約州長葛謨也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如果發現更多設備,他不會感到驚訝。 他的辦公室也收到一個,正在處理。

  特朗普承諾“徹查到底”

  美國副總統彭斯在社交媒體上譴責稱:“這些懦弱行為是卑鄙的,在這個國家不可容忍。”美國總統特朗普轉發並補充説:“我全心全意地同意!”他在稍後的白宮活動上承諾,要將可疑包裹事件“徹查到底”,並表示美國必須團結一致應對政治暴力的威脅。

  據悉,特朗普並沒有將可疑包裹描述為恐怖襲擊事件,他表示“目前正在進行一項重大的聯邦調查。”

  特朗普女兒伊萬卡也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我強烈譴責針對奧巴馬、克林頓家族,CNN和其他人的暴力行為。沒有任何藉口——美國比這更好。”

  第一夫人梅拉尼婭表態稱,譴責“各種形式的威脅和暴力”。第一夫人辦公室在一份聲明中説,“特朗普夫人譴責一切形式的威脅和暴力”,並“感謝執法部門的英勇努力。”

  白宮新聞發言人桑德斯在一份書面聲明中譴責該事件為針對兩個前總統家庭的“企圖暴力襲擊”。

  “我們譴責最近針對奧巴馬、克林頓夫婦和其他公眾人物的暴力襲擊事件。這些恐怖行為是卑鄙的,任何責任人都將在法律的最大範圍內被追究責任。美國特勤局和其他執法機構正在調查並將採取一切適當行動來保護受這些懦夫威脅的任何人。”

  共和黨領導人也紛紛譴責這次事件。眾議院議長瑞安稱,這是“應受譴責的行為,我們不能容忍任何恐嚇公眾人物的企圖”。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