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田明:油田裏成長起來的大國工匠

2018-10-16 15:07: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南京10月15日電 題:田明:油田裏成長起來的大國工匠

  新華社記者王子銘

  他是來自一線的石油工人,作為全國勞動模範代表,9月30日應邀參加了國務院舉行的國慶招待會。

  他是同事口中的“田大師”,一心紮根油田,從技校生成長為技能大師,一路鑽研,不斷超越。

  他是江蘇油田的“發明家”,工作33年,完成革新100余項,授權專利34項,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30余篇。創新成果曾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創效超6000萬元。

  他就是田明,從油田裏成長起來的大國工匠。

  鑽研:“從專家到專家”

  1985年7月,田明從技校畢業,被分配到江蘇油田採油廠工作,不久後成為一名地層測試工。

  “一開始什麼都不懂,兩眼一抹黑。第一次上井測數據就交了白卷,第一次看圖紙就像看天書。”

  怎麼辦?學!

  一年半的時間,這個小夥子硬是啃下了3年的高中課程,留下了10萬字的學習筆記。後來不僅通過了機電一體化專業成人高考,還當上了儀錶班班長。他的鑽研之路從那時啟程,至今從未止步。

  2003年開始,連續5年,田明在新疆參與西部大開發試油測試。別人輪休探親帶回家的是大包小包的葡萄幹和巴旦木,田明背回的卻是幾十公斤重的鐵傢夥。田明的女兒田雨一直記得這些“鐵疙瘩”。

  原來,他在新疆工作時發現,氮氣增壓泵無法滿足深井測試的技術要求,假期便把這個“鐵疙瘩”背回來,沒白天沒黑夜泡在工房琢磨,利用假期完成了《氮氣泵的改進》等成果。

  通過不斷鑽研學習,田明取得了一個又一個成績。2010年,他當選為全國技術能手,同年被評為江蘇油田技能大師。但是,“田大師”並沒有放慢鑽研的腳步。

  2012年,47歲的田明從地層測試隊調到新成立的連續油管作業隊。對他而言,這相當於一次改行。

  “很多同齡的工友都準備去後勤了,可我還是喜歡‘搗鼓’新技術。”將近半年時間,他仿佛從“田大師”重新變回了學徒:白天跟著技術人員爬上爬下,遞扳手、拿工具,夜裏怕影響宿舍其他同事休息,就躲到廁所看圖紙,有時甚至鑽研到淩晨兩三點鐘。這一切,像極了他自己剛剛工作時的樣子。

  就這樣,在不斷鑽研中,田明完成了從地層測試專家到連續油管作業專家的蛻變。

  創新:油田裏的“發明家”

  沒有鑽研就沒有創新。厚積薄發的田明在2008年迎來了收穫。

  試油即試驗性採油,是石油勘探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在試油時,需要利用射孔彈將分隔油藏的套管炸開,待油藏流體流進井筒後,借助壓力計完成測試。

  為此,江蘇油田從國外引進了“射孔+測試”聯作工藝。可工人們發現,射孔彈爆炸瞬間産生的巨大衝擊波,經常損壞壓力計。田明介紹,地層壓力、溫度、産量、儲量等幾十個參數都要通過壓力資料計算,壓力計一旦損壞,將無法準確評價油氣藏。

  多年來想了不少辦法,效果都不理想。可誰都沒想到,一陣風竟然給了他靈感。

  一次刮大風,來不及關窗的田明看到房門“啪”的一聲被吹關上,靈光一閃,大喜過望:爆炸産生的衝擊波不就像風一樣嗎?針對壓力計的傳壓通道,設計獨特的常開式單流閥,這樣爆炸帶來的衝擊波就能被“房門”瞬間關在外面。衝擊波過後,彈簧推開“房門”進行數據採集,完成測試的同時還能保護設備。

  就是利用這個原理,田明在2008年終於研製出了“壓力計過載保護器”,使壓力計的損壞率由16.6%降為0,資料精準率100%,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2009年,該成果獲中國石化技能創新成果一等獎,田明被油田破格提升為高級技師。2014年,田明的“試油測試技術的創新與應用”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壓力計過載保護器”就是其中一部分。工作33年,田明先後完成100多項技術革新成果,獲得34項國家專利,在國家核心期刊發表論文30余篇,為國家創造了巨大效益,他本人也在2015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

  進取:“我不能躺在功勞簿上”

  田明的辦公桌上擺著《連續油管工程技術手冊》等專業書籍,雖已身為中國石化18位技能大師之一,他仍在實踐中不斷充電。

  “我不能躺在功勞簿上。”他是這麼説的,也是這樣做的。近年,田明帶領團隊攻克了“連續油管切割技術”,解決了水準井大斜度管柱切割這一世界性難題;研究的“連續油管小管柱鑽磨銑技術”,讓長深平3井起死回生,日産氣40萬方,年産值上億元。

  “田大師比以前更忙了,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還要兼顧工作室。”同事朱正斌説。

  8年前,中國石化江蘇油田成立了第一個工人層面的工作室——“田明勞模創新工作室”,最初只有5人,如今已發展到24人。田明的徒弟周瑞告訴記者,工作室成員都是各基層隊裏的一線骨幹工人,這裡既是攻克難題的“尖刀班”,也是集思廣益、交流切磋的平臺。

  在田明的指導帶動下,工作室多名成員在中石化技能大賽中取得佳績,工作室也相繼被評為“江蘇省技能大師工作室”和“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在傳授技術的同時,更傳遞著工匠精神。

  “現在光靠汗水是不夠的,工人要苦幹更要巧幹,勤勞加智慧才能適應時代需要。”田明説,他和工友們一直在努力。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