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華社評論員:煽起“網路恐中”別有用心

2018-10-14 22:13: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最近,美國領導人發表演講,對中國進行無端指責,妄稱“中國會對美國發動網路攻擊”。美國明明是制定網路攻擊戰略的國家,明明是公認的駭客大本營,卻頻頻將自己描繪成受網路攻擊的受害者。究其原因,就是企圖通過妖魔化中國轉移輿論視線,緩解自身壓力,謀求一己之私。

  網際網路從美國起源,全球網際網路核心基礎設施大多在美國,各種核心技術的主要供應商是美國企業,美國還有最大的網路情報機構、全球首支大規模成建制的網軍。作為網際網路強國的美國,不但肆意侵犯別國權益,還一再把自己打扮成受害者,如此推卸責任、混淆是非,令人愕然。

  多年來,美國在網路問題上劣跡斑斑,卻對別國橫加指責,甚至捏造所謂中國駭客,為自己的網路擴軍造勢。5年前,斯諾登引爆“棱鏡門”事件,讓世人“大開眼界”。美國竊聽巴西、法國、德國政要,釀成多起外交風波。去年一度肆虐全球的“想哭”勒索病毒,也正是源於美國情報機構網路武器庫泄漏的駭客工具。究竟是誰在操縱網路霸權,誰在放任網路攻擊?事實勝於雄辯,公道自在人心。

  去年,美國政府將美軍網路司令部升級為美軍第十個聯合作戰司令部,地位與中央司令部等主要作戰司令部平等。網路司令部下屬133支網路部隊,已於今年5月全部具備全面作戰能力。美國領導人在這次演講中就宣稱:“(政府已)授權加強網路領域的實力,建立針對我們對手的威懾力。”

  此次美國領導人再次誣稱中國開展網路攻擊,與以往一樣,背後有著不可告人的目的,其不外乎:

  用意一,轉移公眾對美國網路攻擊和監聽等問題的視線,以圖達到自身解壓、對中國施壓的目的。

  近幾年美國網路攻擊監視全球的醜聞一個接著一個:2016年,駭客組織“影子中間人”爆料,其攻入美國國家安全局網路“武器庫”,裏面部分軟體屬於秘密攻擊全球電腦的強悍駭客工具,美國網路攻擊目標中包括中國公司;2017年,“維基揭秘”網站發佈機密文件,顯示美國中情局擁有強大駭客攻擊能力,秘密侵入了手機、電腦乃至智慧電視等眾多智慧設備。

  醜聞不斷,如何“解套”?宣揚“外國網路威脅論”便成為一大套路。它一石二鳥,還能為美國網路擴軍提供藉口。於是,情報機構和軍方可以獲得新的授權或預算,相關承包商可以獲得各類訂單——這猶如一個完整的“産業鏈”。

  用意二,對中國網路技術、設備和企業“污名化”,脅迫其他國家在網路問題上排華,阻止中方企業參與相關國家網路基礎設施建設。

  僅在美國,華為手機、大疆無人機、中國産監控設備等産品屢屢被貼上“安全隱患”的莫須有罪名。“潑臟水”、“貼標簽”,中傷中國企業,美國正好憑藉自身網路技術強勢地位獲取利益。

  煽動“網路恐中”在美國頗有市場,但事實是,它不斷“穿幫”。美國《彭博商業週刊》的“惡意晶片”報道就是最新的典型案例。這份雜誌日前聲稱,歷時一年多的深入調查發現,中國在蘋果、亞馬遜等約30家科技公司的産品中植入微型惡意晶片。然而,從報道中被點名的專家,到蘋果、亞馬遜公司,甚至連美國國土安全部都予以否認。虛假報道糊弄不了人!

  網路空間高度複雜,存在各種新的挑戰,正需各方密切合作、共同治理。中方已經多次表明瞭在網路安全問題上的立場。中國也是駭客攻擊的受害國。中國政府不會以任何形式參與、鼓勵或支援任何人從事竊取商業秘密行為,並願與國際社會加強對話合作,共同打擊駭客攻擊等網路犯罪行為。

  一直以來,中國對中美網路安全合作表現出了足夠的誠意,在合作打擊網路犯罪、加強案件協查、資訊共用等方面採取了切實行動。美方應拿出積極姿態,與中方相向而行。須知,謊言重復無益,合作方為正道。

[責任編輯:韓靜]